对我国政府会计应用权责发生制的思考
2017-09-06 01:13
导读:会计论文毕业论文,对我国政府会计应用权责发生制的思考样式参考,免费教你怎么写,格式要求,科教论文网提供大量范文样本:
摘 要:长期以来,很多
摘 要:长期以来,很多西方国家在政府会计改革中,据本国国情确立了相应的政府会计模式,并在实践中得到进一步发展和完善,积累了一定的经验。我国在新的政府会计制度建立过程中,会计基础的选择和转换是一个非常重要的问题。通过比较分析,就我国政府预算会计采用收付实现制的局限性发表了看法,从多个方面强调了使用权责发生制的重要性,并在此基础上对我国政府预算会计转向以权责发生制为核算基础的实施尝试性的提出了建议。
关键词:政府会计;权责发生制;会计改革
1 会计确认基础的分类与比较
1.1 会计确认基础的分类
会计确认基础一般有两种:收付实现制(现金制)和权责发生制(应计制)。然而实践证明,至今已不存在纯粹的收付实现制和纯粹的权责发生制。国际会计师联合会(IFAC)在1998年发布的《政府财务报告指南》中,鉴别了四种可应用于公共部门的会计基础,即完全的收付实现制基础、完全的权责发生制基础、修正的收付实现制和修正的权责发生制基础。
1.2 会计确认基础的比较
(1)收付实现制优缺点。
采用收付实现制,会计确认数是实际入库的预算资金,便于安排预算拨款和预算支出的进度,并如实反映预算收支结果。此外,收付实现制操作简单,需要的会计技术较少,易于被使用者理解,数据处理成本比较低廉。但是收付实现制的缺点在于其明显表现出了对新体制的不协调性。例如,收益性支出和资本性支出相混淆,容易个人操纵成本的机会等,对于我国政府会计改革下要求信息透明度问题,它可能无能为力,有时甚至会误导政府决策。
(2)权责发生制优缺点。
(科教作文网http://zw.nseAc.com) 收付实现制会计忽略了太多经济事项,而权责发生制是实践中用来记录、计量这些经济事项和传递相关信息的最优方法。能够全面准确地记录和反映政府的负债状况,提供真实、可靠、透明的会计信息,有利于提高政府运行和绩效考核。但是,随着会计基础从完全的收付实现制向权责发生制的转移,开发和维持相应会计基础的成本也逐渐增加,同时,若缺少规范的准则和制度约束,此制度下也会更容易出现人为控制的弊端。
尽管权责发生制存在着上述局限性,但笔者认为,总的来说,其优越性压倒了局限性,且其优越性已被OECD国家先进的改革实践所证实。但其局限性也是我们不容忽视的问题。
2 OECD国家政府会计关于权责发生制的改革情况
20世纪70年代末以来,在经济全球化大趋势、尤其是西方各国政府财政赤字猛增、福利国家不堪重负等一系列新的社会与
政治问题出现的背景下,西方发达国家掀起了一场声势浩大的公共行政改革运动,而改革的主线是在政府会计中将传统的现金制会计基础转向权责发生制会计基础。
1983年,新西兰提出改革政府会计核算基础,先后颁布了《公共财政法案》和《财务报告法案》。1997年,澳大利亚年颁布实施《财务管理和会计报告法案》。作为OECD的成员国,新西兰和澳大利亚政府会计改革的示范效应迅速波及到其他成员国。由于各国政治、经济和社会环境不同,权责发生制预算和会计改革的范围、程度及方法也不尽相同。目前,除澳大利亚、新西兰、英国三个国家在预算编制和会计核算中实行完全的权责发生制外,其他国家都是根据本国的实际情况,有选择的采用了修正的权责发生制,且修正的程度和范围弹性很大,有的针对某些事项,有的只是对个别会计科目。OECD组织已连续几年召开有关权责发生制的国际研讨会,研究改革中的现实问题,交流各国改革经验,这一举动推动了改革的发展。
(科教作文网http://zw.ΝsΕac.cOM编辑)
3 我国政府会计对于权责发生制的应用现状
3.1 目前我国政府预算会计使用的会计基础
我国政府部门目前执行的是1998年实施的包括政府总预算会计制度、行政单位会计制度和事业单位会计制度在内的预算会计制度体系。虽然我国目前有政府预算会计的说法,但是从严格意义上说,我国目前还没有能够全面反映政府经济资源、现时业务和业务活动全貌的政府会计体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