企业会计政策选择的经济学分析(3)
2017-09-07 01:12
导读:四、债务契约:负债权益比率假说与企业会计政策选择 如果说红利计划假说说明的是管理者与股东之间的内部代理契约关系,那么,负债权益比率假说所
四、债务契约:负债权益比率假说与企业会计政策选择 如果说红利计划假说说明的是管理者与股东之间的内部代理契约关系,那么,负债权益比率假说所要揭示的就是管理者与债权人、股东之间的外部代理契约关系,因为相对于企业管理者这些“内部人”而言,股东和债权人则是企业的外部人。
(一)股东与债权人之间代理问题的产生 债务代理契约关系源于借贷业务,当企业向债权人借入债务时借贷双方便产生了债务代理契约关系。在企业和债权人的借贷关系发生后,如同债务资本的风险与收益相伴,股东和债权人之间就产生了利益冲突,这种利益冲突具体表现为股东或经理通过各种可能的方式转移、剥夺债权人的财富。首先,股东未经债权人同意,做出决策或通过管理者将债务资本投资于比债权人预期风险高的计划或项目;其次,股东为了提高企业的盈利能力及扩大经营规模,在未征得债权人同意的情况下就发行新债券特别是发行优先等级高于旧债券的新债券,致使旧债券价值下降,在企业破产时,债权人的利益就难以得到如债务契约上所载明的保障程度。为了保护自身的利益,债权人可以通过两种方式对付股东:一是在发现股东有转移财富的意图时,就拒绝再向其提供债务融资,断其债务资本“粮道”;二是在债务契约中加入包括会计政策选择在内的限制性契约条款,如固定资产折旧率、资产负债率水平等。
(二)债务契约关系中的利益冲突 在研究代理关系在债务契约中的作用时,人们假定企业经理既是企业的管理者,同时又是股东利益最大化的捍卫者和代言人,换言之,此理关系的委托人是企业的债权人,代理人是为股东利益服务的经理人。而债务契约也就是企业经理代表股东与债权人签订的,用于明确债权人、债务人双方权利义务关系的一种法律文书,包括各种贷款契约、债券发行契约等。企业债务契约的主要目的是为了限制经理人的行为或要求其按一定原则、目的行事,以保护债权人的合法、正当权益。 史密斯和华纳(Smith