计算机应用 | 古代文学 | 市场营销 | 生命科学 | 交通物流 | 财务管理 | 历史学 | 毕业 | 哲学 | 政治 | 财税 | 经济 | 金融 | 审计 | 法学 | 护理学 | 国际经济与贸易
计算机软件 | 新闻传播 | 电子商务 | 土木工程 | 临床医学 | 旅游管理 | 建筑学 | 文学 | 化学 | 数学 | 物理 | 地理 | 理工 | 生命 | 文化 | 企业管理 | 电子信息工程
计算机网络 | 语言文学 | 信息安全 | 工程力学 | 工商管理 | 经济管理 | 计算机 | 机电 | 材料 | 医学 | 药学 | 会计 | 硕士 | 法律 | MBA
现当代文学 | 英美文学 | 通讯工程 | 网络工程 | 行政管理 | 公共管理 | 自动化 | 艺术 | 音乐 | 舞蹈 | 美术 | 本科 | 教育 | 英语 |

探讨我国环境会计信息披露

2017-09-07 06:46
导读:会计论文毕业论文,探讨我国环境会计信息披露在线阅读,教你怎么写,格式什么样,科教论文网提供各种参考范例: 摘要:近年来随着全球
摘要:近年来随着全球性保护环境的热潮的掀起,促使人们越来越关注环境。在将环境纳入会计核算范围后,环境会计信息的披露开始引起人们极大的关注,但是我国当前的环境信息披露体系还不完善,存在许多的问题,无法满足企业利益相关者的信息需求,所以本文从企业利益相关者的角度论述环境信息披露的现状、问题及对策。
关键词:环境会计信息披露 现状 建议

在我国,大部分企业在追求自身利益最大化的过程中,不可避免地会引起过度开发、消耗资源甚至污染环境,致使环境恶化程度越来越严重。环境会计作为加强环境管理的一个重要方面,日益受到了世界各国的关注,而环境会计信息披露作为企业环境会计的最基本的问题之一,也受到人们的普遍关注。从我国的现状来看,企业环境会计信息披露比较混乱,没有基本的规范可循,使企业的报表使用者无法获得相关的环境信息,所以有必要从企业利益相关者的角度环境信息披露的现状及对策。
一、基于利益相关者分析我国环境信息披露的现状
(一)企业利益相关者的信息需求
首先企业环境信息披露的目的就是向利益相关者提供有用的环境会计信息。所以环境会计信息的披露要以企业的利益相关者为基础,对于一个企业来说利益相关者就是指获得公司某种形式的利益或承受公司活动—财务、或环境活动,产生风险的个人和群体。主要有企业内部的经理人员和员工、政府管理部门、投资者、银行及其他债权人、社会公众等。不同的利益相关者对所需的环境会计信息各有不同,对企业造成的也各异,比如投资者出于对投资的安全性和收益性的考虑,自然非常关心企业的环境绩效会对企业财务上的安全性和盈利能力产生何种影响;政府因为将环境资源通过有偿或无偿的方式交付企业使用,自然会关注企业的受托责任的执行情况及企业的生产经营与环境法规的一致性。但是企业所提供的信息远远不能满足他们的需求。
(转载自科教范文网http://fw.nseac.com)

(二)环境会计信息披露模式的局限性
北京大学光华管院王立彦等教授的调查,企业目前环境事项的披露方式主要有五种:(1)包含在年度报告中(36%);(2)内部工作会议记录(36%);(3)单独报告(14%);(4)包含在会计报表附注中(9%);(5)包含在董事长的报告中(5%)。从上面调查的结果中可以看出,各个企业对于环境会计信息的披露方式不一样,也没有一种占绝对优势的披露方式。“内部工作会议记录”和“包含在董事长报告中”这两种方式作为企业内部年度的一部分,根本无法面向社会大众,对于企业报表的外部使用者无法获取信息。对于现行的年度报告提供的信息只能是能以货币计量的影响企业的财务状况、经营成果和现金流量的信息,而对于一些关于企业环境绩效的信息、无法用货币计量的信息无法披露,而政府管理部门却非常关心企业的环境绩效,以及由环境问题可能引发的潜在的负债和风险,这些都无法表示出来。企业若采用“单独报告”的模式,可以满足报表使用者了解企业环境信息的要求,但这种模式也带来了一系列的问题,如它造成了会计上某些项目在确认、计量上的重复,容易造成报表使用者的困惑,弄不明白企业的资产、负债及费用等到底是多少。此外,在现行的年度会计报告之外,另设一套单独的报告,会浪费大量的人力、物力、财力,不符合成本效益原则。总之,纯粹采用独立的环境报告在上不划算,而且又容易造成报表使用者的困惑。最后对于会计报表附注,它仅仅只反映了一部分环境会计信息,无法使报表使用者了解企业环境信息的全貌。因此对于环境信息的报告模式应当有所改进以满足不同需求者。
(三)进行环境会计信息披露的企业比例偏低,政府机构监管松散 内容来自www.nseac.com
我国政府对于环境信息的披露管理松散,像环保局、证监会等都没有提出对上市公司在年度报告中必须披露环境信息,像中石油、中石化这些大公司都是环境敏感行业,也没有主动做这些事。他们在北美上市,报告中还会加一段关于环境影响和环境保护的话题,但是中文报告里却未涉及。据统计,各行业上市公司环境信息披露的比例明显偏低,总体的环境信息披露比例只有34.39%和36.99%,几个污染行业的披露比例都仅在50%至80%之间,重污染企业的总体披露比例也仅为55.75%和61.60%,显然与行业特点不符。同时,非重污染行业18.33%和18.48%的披露比例与重污染行业的55.75%和61.60%相差甚远,如果再考虑综合类企业中的那些从事重污染行业生产的企业,这一比例的差距将更为悬殊。总体来说,与发达国家企业相比,我国公布环境报告的企业和事业单位寥寥无几,在公布环境资料方面持低调姿态,公布的环境资料不全面且可比性差,较少有定量的资料,且定性信息不附时期。
上一篇:论网络环境下如何加强内部会计控制 下一篇:没有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