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企业会计政策选择的思考
2017-09-11 03:16
导读:会计论文毕业论文,关于企业会计政策选择的思考在线阅读,教你怎么写,格式什么样,科教论文网提供各种参考范例:
我国新制度的一个重要特点在于扩大了企业对会计政策的选择权
我国新制度的一个重要特点在于扩大了企业对会计政策的选择权,从而使得
企业管理当局及会计人员面临这样一个:会计政策的选择对企业将会产生什么?企业会计政策的选择范围有哪些?如何运用其职业判断能力;在国家会计政策的范围内选择适合的会计政策?本文就此谈一点认识。
一、会计政策选择的后果 选择不同的会计政策对企业将会产生不同的经济后果。会计政策选择的经济后果是指企业会计报告将影响企业、政府、投资者、债权入等信息使用者的决策行为,受影响的决策行为反过来又会影响其他相关者的利益。也就是说;不同的会计政策选择将会产生不同的会计信息,从而影响到不同利益集团的利益。 会计政策选择的经济后果包括两个方面的:一是间接经济后果,即通过不同的政策选择产生不同的会计信息,诱导出不同的经济行为,从而影响到市场上各行为主体的经济利益;二是直接经济后果,即企业外部各利益关系人所能取得的经济利益,有相当部分直接受由会计选择指导下形成的会计报表上的“数字”的影响,比如:通过财务报表所反映的利润的高或低,将会直接影响到利润分配,即不同的利益关系入所取得的经济利益。 如某项原值为100000元的固定资产,预计使用年限为5年,预计残值率为5%,如果采用直线法,第一年的折旧费用为19000元;如果采用双倍余额递减法,第一年的折旧费用应为40000元。 我们看到,同一事项在两种处理方式下产生了两种结果。在同一事项中存在多种方案、多种处理和手段的情况下,确定其中一种予以的行为称为会计政策选择。会计政策选择是有经济后果的,因此,对于企业来说是一个十分重要的问题。但选择又不是没有限制的,需要遵循一定的规则——体现在会计规范中的国家会计政策。
二、会计政策的选择空间 (-)国家会计政策留有选择空间的必要性 国家会计政策是规范企业会计行为、纳税行为等的规则,是企业会计政策选择的基础。国家会计政策具有权威性的同时,也在一定范围内具有灵活性,为企业选择会计政策确定了一个范围。原因在于 1.会计政策是协调各方利益的手段 会计信息的提供者是企业,需求者是其相关的利益各方;包括政府、股东、潜在的股东、债权人、供应商、顾客以及企业管理当局;这些利益相关方与企业各自有独立的利益要求;且利益不完全一致,会计政策是处理物质利益关系的手段,政府为了平衡各相关方的利益,并使其制定的准则、制度能使各利益方接受,从而降低执行成本,就会放宽准则中对一些经济业务事项的会计处理限定,以提供一些可供选择的会计政策。 2.经济业务的多样性和复杂性 由于企业所处的环境千差万别,企业的经营规模、经营状况各不相同,使得经济业务具有多样性和复杂性。同时,会计所处理的事项很多是具有不确定性的,需要作出判断;如取得某项固定资产后,其取得成本是确定的,但它能够使用多长时间、预计残值多少则都是不确定的,需要估计和判断,固定资产的类别繁多、千差万别,不可能在国家会计政策中作出统一规定。为了使企业会计信息的披露能够从其所处的特定经营环境和经营状况出发,最恰当地反映企业的财务状况、经营成果和现金流量的情况;准则、制度就有必要留有一定的弹性空间,允许企业在对经济业务进行会计处理时,可以在不同的会计政策之间进行选择,从而也留给会计人员越来越多地进行职业判断的余地。
(二)会计政策的分类及可选择范围 ,我国会计政策大致可以分为两大类一类是强制性会计政策;另一类是可选择的会计政策。强制性会计政策是国家在相关法规中明确规定,由企业必须遵守执行、无权变更的内容。如会计期间的划分、会计年度的起止日、记账方法、记账本位币、会计要素划分及各会计要素的确认标准、会计核算的基本核算原则。会计报告的构成、格式、编报期限等。处理具体业务应遵循的会计政策,包括:应收款项、短期投资、长期投资、存货、固定资产、无形资产等资产的入账价值规定;期末计价方法及计提各种准备的计提范围和标准;债务重组、非货币交易的处理原则;收入确认的原则、借款费用的处理原则、无形资产摊销年限和摊销方法、开办费摊销原则、不同类别固定资产的折旧年限区间等。 可选择的会计政策是给企业留下选择余地的内容。如具体会计政策的选择。企业根据有关制度要求,选定执行某类型会计制度后,在制度规定的范围内;进行具体会计政策的选择。从《企业会计制度》的规定看,具体包括: 1.坏账准备的计提方法、计提比例等由企业自行确定; 2.存货跌价准备、短期投资跌价准备、长期投资减值准备、固定资产减值准备、在建工程减值准备、无形资产减值准备、委托贷款减值准备的提取数额由企业自行确定; 3.短期投资的期末计价方法采用成本与市价孰低计价时,既可以采用按投资总体计提准备的方法,也可以采用按投资类别计提准备的方法,还可以按单项投资计提准备的方法。 4.存货的计价方法可以选择先进先出法、后进先出法、加权平均法、移动加权平均法、个别计价法等方法确定其实际成本。 5.长期股权投资的核算可以根据持股比例及控制程度的不同分别采用成本法和权益法。 6.固定资产折旧的核算可以选择年限平均法、双倍余额递减法和年数总和法;固定资产的预计使用年限、预计净残值由根据具体情况确定。 7.所得税的核算可以选择应付税款法和纳税法,在纳税影响会计法中可以选择递延法和债务法。 在上述范围内,企业选择哪种会计政策,决定于企业自身的特点和需要,但不同的政策会产生不同的后果。以存货计价为例,选择不同的存货计价方法会直接影响期末存货价值的确定和销售成本的;进而对企业的利润、税收负担、现金流量、财务比率等产生影响。这就需要企业必须在对国家会计政策的选择空间进行充分的基础上,结合企业自身的特点,制定一套企业会计政策选择的制度程序,保证其会计政策选择的合理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