增值税会计存在的问题及改进构想(3)
2017-09-14 01:06
导读:第三步,在确认进项、销项税额差异的基础上进行差异调整,出本期应交增值税。①调整进项税额差异时,借记“递延进项税额”科目,贷记“应交税金—
第三步,在确认进项、销项税额差异的基础上进行差异调整,出本期应交增值税。①调整进项税额差异时,借记“递延进项税额”科目,贷记“应交税金——应交增值税(进项税额转出)”科目;②调整销项税额差异时(主要是视同销售、价外费用等),借记“增值税”科目,贷记“应交税金——应交增值税(销项税额)”科目。“增值税”科目期末余额为本期增值税费用,反映了增值税的会计内涵;“递延进项税额”科目期末余额为待抵扣的进项税额;“应交税金——应交增值税”科目期末余额即为本期的应交增值税,体现了税收法规的要求。
(3)信息披露。重点应规定以下:一是,在资产负债表中应分别反映应交未交增值税和待抵扣进项税额的信息;二是,在利润表中应反映增值税费用信息;三是,在应交增值税明细表中应全面反映当期各种销项税额、当期抵扣的各种进项税额、上期留抵的进项税额、出口退税额、上期未交税额、当期已交税额、期末未交税额或留待下期抵扣税额等信息;四是,在有关会计报表附注中还应披露按税法规定不得抵扣而计入固定资产或其他项目成本的进项税额、当期由于会计确认与税法确认的时间不同而暂时未抵扣的进项税额、当期由于会计收入与税法收入的口径不同而确认的销项税额等重要信息。
财税分流的增值税会计模式可以更好地反映会计核算的一般原则,又能通过差异调整按税法的要求计算缴纳税款,还可以还原会计要素在会计报表中的原来面目,应该成为增值税会计模式改革的方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