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公允价值的我国政府会计研究(3)
2017-09-14 02:33
导读:三、政府会计中公允价值计量的分析 公允价值作为一种新的计量模式,从相关性的角度来看,有其自身的优势。它与决策有用的会计目标是相一致的,尤
三、政府会计中公允价值计量的分析
公允价值作为一种新的计量模式,从相关性的角度来看,有其自身的优势。它与决策有用的会计目标是相一致的,尤其是在市场有效的情况下,能够提供相关的会计信息。但其缺点也是明显的,具体表现为以下几点:
(一)信息质量的可靠性方面
公允价值的一个关键问题是,能否从可观察到的市场价格或通过有效的估价技术得到公允价值。公允价值是通过市场确认的,但市场环境是复杂多变的,有的会计要素或会计事项可以确认或寻找相类似的市场交易价格,有的却无法寻找而只能取决于会计人员的主观判断和估计,可靠性程度有所减弱。
(二)现值计量的复杂性方面
有许多会计要素如资产和负债在市场上很难找到可供观察的交易价格,将未来现金流量按一定的折现率折算成现值计量,往往就成为公允价值计量的重要技术手段。但因为未来现金流量的金额、时点和货币的时间价值等等都是不确定的,在计量的操作上往往难度很大,因而现值计量的复杂性亦就是公允价值计量模式难以推行应用的难点。
总之,会计信息的相关性代表着未来财务报告的主流方向,基于高度相关的公允价值计量已是大势所趋。我国政府会计中公允价值计量属性将是更好的选择,有利于今后建立一个有效沟通的政府会计核算与报告体系。
参考文献:
1、冷峻.公允价值的理性思考[J].财会通讯,2007(4).
2、张媛.政府资产计价相关问题探讨[J].广西财经学院学报,2006(4).
3、张琦.论绩效评价导向政府会计体系的构建[J].会计研究,2006(4).
4、陈小悦,陈璇.政府会计目标及其相关问题的理论探讨[J].会计研究,2005(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