会计立法与会计监督(3)
2017-09-14 05:41
导读:(四)会计人员的素质参差不齐 会计信息是在会计人员对会计要素进行确认与计量中生成的,因而免不了要对客观经济活动的一些不确定因素进行估计、
(四)会计人员的素质参差不齐 会计信息是在会计人员对会计要素进行确认与计量中生成的,因而免不了要对客观经济活动的一些不确定因素进行估计、判断和推理,不同素质的会计人员进行的估计、判断与推理往往导致不同的结果。一些素质较差的会计人员即使遵循了会计规范,但由于其认识水平的局限性,不可避免地使计量出的会计数据脱离实际情况,使会计信息出现不实。
二、防范会计信息失真应采取的必要措施 会计信息失真已是不容争论的事实,那么,如何提高会计信息质量?本人认为应从以下几方面着手:
(一)建立企业制度,加快推进国企改革步伐 只有通过加快改革步伐,进一步推进现代企业制度建设,建立企业在现代经济体制中的主体地位,使企业真正成为自主经营、自负盈亏、自我、自我约束的法人实体和市场主体,这是保证会计信息合法、真实、准确、完整的前提。
(二)建立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和现代企业制度相适应的会计管理规范体系 要完善会计法规体系,维护的权威性、严肃性。要宣传、贯彻新的《会计法》、《合同法》等相关经济法规,严格执行《会计法》对会计凭证填制、会计帐簿登记、会计报表编制等的会计核算要求,保证会计核算的准确完整,保证会计信息质量。要严格会计法律责任,改变目前有法不依、执法不严、违法不纠的混乱局面。对受理不合法、不真实的原始凭证,提供虚假核算资料的会计人员,对倚仗职权,强迫、诱使会计人员做假帐、假报告,对置法律于不顾,热衷于“上有政策,下有对策”的企业负责人,绝不姑息迁就。 要健全会计监督评价体系,建立会计人员执业资格、聘任、业绩能力考核等相关管理制度。发挥会计师事务所等社会中介组织的监督作用,实施注册会计师审计制度,实施“政务公开”、“厂务公开”,其中“财务公开”、“民主理财”应成为一项重要内容。
(三)提高企业经营者和会计人员的综合素质,加强职业道德建设 企业经营者和会计人员综合素质的提高是防范会计信息失真的一个重要环节。 首先要保持一个平衡的心态,具备良好的心理素质,健全的心智结构,承担起促进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秩序健康发展的责任。其次,要加强会计人员和职业人员的后续,使每一个经营者和会计人员努力掌握现代管理经营知识和手段。再者,要求每一位经营者和会计人员要有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秩序相适应的经营理念和道德理念,一方面要增强法制意识,另一方面要增强道德自律意识,增强道德责任心和责任感,保持职业良知。 会计信息是指按预定要求,向使用者提供的有助于决策和管理的财务信息和其他有关的经济信息。会计信息应当符合国家宏观经济管理的要求,满足有关各方了解企业财务状况和经营成果与现金流量的需要,满足企业加强内部经营管理的需要。会计信息要发挥其应有的作用,要为人所用,必须同时具备两个基本特征:可靠性与相关性。
(四)权衡监督效益 在会计监督的实践中,有的监督者在实施监督检查时,遇有违规问题,可能违规者少施点小恩小贿,将重大的偷税漏税、贪污盗窃隐藏,一切就完事大吉,给国家造成巨大的经济损失,给会计监督造成了很坏的社会影响。 我们是否可以采取一种,给监督者一些奖励,使监督者的收入合法化,监督者在遇到违法者时,权衡利弊时肯定不采取收受贿赂为违规者开脱,这样就能较好地使违法者得以惩处。 总之,在会计立法与会计监督中,立法还不是答案的全部。在改变法律的同时,必须改变基本的态度。人们必须充分意识到公众利益而不只是自我利益。没有这个精神的转变,新的管制和新的立法只会鼓励更多的规避行为。而会计监督是需要会计诚信做基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