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络时代会计的制度创新:产权界定与市场化(4)
2017-09-21 02:25
导读:相比证管机构而言,会计准则制定机构的角色转变应该大得多。后者的工作重点将不再仅是规范一套最低标准的会计信息,而是扩展到对所有可能听会计加
相比证管机构而言,会计准则制定机构的角色转变应该大得多。后者的工作重点将不再仅是规范一套最低标准的会计信息,而是扩展到对所有可能听会计加以定义或称标准化。会计服务公司(在最低标准的会计信息以外)可以通过对这些标准的会计方法进行各种组合推出自己的信息产品。这也就意味着会计准则制定机构所关注的不再是会计报表的整体可比性(最低标准的会计信息除外),而是各会计方法的可比性。准则制定机构工作重点的转变,也将促成会计选择重点的转变,学术界将由对各种会计方法高下的争论⒀,转而着意于会计方法的创新。应该建立会计方法创新的专利注册制度,激励创新,保护会计研究者的利益。
此外,此举对企业的经营者亦将产生有利的激励。Holmstrom(1997)认为,委托人无法直接观察代理人的努力程度,但是效果(Payoff)应是大家可以共同观察的,否则双方就无法缔结合同,但问题在于以什么作为效果的衡量标准。本来以利润为代表的会计信息是较有用的标准,但是其有用性受到其易操纵性的削弱。一旦会计信息的生产不再由代理人控制,其独立性交大大增强,这将在两个方面产生影响:
1、信息作为代理人努力程度的计量标准的地位将得到加强,代理成本下降;
2、在失去操纵利润这一选择后,为获得更高的报酬,作为代理人的经营者惟有努力工作之一途,会计选择上的机会主义后门基本上关闭了。
(四)股东的会计信息产权收益与成本负担趋于合理
会计信息的产权界定以后,股东可以通过委托其他的市场主体来经营会计信息,从而实现收益;然后,各股东根据所占的企业净权益比例对这笔收益进行分享。这样,会计信息作为股东共同拥有的一项资源,其收益的分配实现了公司。
(科教论文网 Lw.nsEAc.com编辑整理) 另一方面,股东对会计信息的需求更多程度上是一种个人行为,更多地取决于他们不同的个人偏好,也就是说不同的股东为了相同的会计信息可能愿意支付不同的价格,同时他们的预算约束也大相径庭。现行的一律提供一种标准信息产品的做法无疑没有照顾到这种不同的偏好与预算约束。一旦会计信息生产实现市场化以后,接踵而来的必然是信息供给的市场化。会计信息的供给不再以公共产品而是以私人产品的形式提供,这样的结果是:
1、会计信息的消费者(包括股东和其他信息使用者)可以作出的选择包括:
(1)不消费会计信息,这时每个股东可以在保证按股份获得信息资源收益的同时,不再为自己以外的消费者(包括其他股东)承担成本;
(2)仅消费最低标准的信息;
(3)消费最低标准以外的信息,这时消费者需要为自己的额外需求付出额外的成本;
2、由于是有偿使用,人们会比以前更加认真的选择和使用会计信息。
四、及未来的方向
会计的已渐次形成财务会计、审计与管理会计三大领域(薛云奎,1998),如果将1853年爱丁堡会计师协会的成立视为第一次会计市场化变革——审计信息市场化;那么,本文所研究的正是会计领域中的第二次会计市场化变革——财务会计信息的市场化。之所以财务会计早早产生却一直未能完成市场化,主要受限于过高的市场交易费用与未产生能够使会计信息生产享受规模经济的新技术。但是,在电脑与技术产生并取得飞跃发展的今天,其产权界定与规模生产已成为可能⒁。产权的明晰使得会计信息生产和会计信息的传播可以转由市场来进行。市场化与规模生产将会在下列方面产生:
1、会计信息供给的有效扩大;
(科教作文网http://zw.ΝsΕac.cOM编辑)
2、会计信息质量的显著提高;
3、证券监管机构、准则制定机构、学术界及企业经营者的角色转变;
4、股东会计信息产权收益与生产成本负担的市场化。
尽管本文致力研究网络等技术条件下会计信息的生产、使用与收益分配的市场化,然而由于这是个复杂的、以前缺乏足够研究积累的新领域,因此,还有一些问题有待进一步的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