计算机应用 | 古代文学 | 市场营销 | 生命科学 | 交通物流 | 财务管理 | 历史学 | 毕业 | 哲学 | 政治 | 财税 | 经济 | 金融 | 审计 | 法学 | 护理学 | 国际经济与贸易
计算机软件 | 新闻传播 | 电子商务 | 土木工程 | 临床医学 | 旅游管理 | 建筑学 | 文学 | 化学 | 数学 | 物理 | 地理 | 理工 | 生命 | 文化 | 企业管理 | 电子信息工程
计算机网络 | 语言文学 | 信息安全 | 工程力学 | 工商管理 | 经济管理 | 计算机 | 机电 | 材料 | 医学 | 药学 | 会计 | 硕士 | 法律 | MBA
现当代文学 | 英美文学 | 通讯工程 | 网络工程 | 行政管理 | 公共管理 | 自动化 | 艺术 | 音乐 | 舞蹈 | 美术 | 本科 | 教育 | 英语 |

会计委派制的利弊分析

2017-10-01 04:03
导读:会计论文毕业论文,会计委派制的利弊分析怎么写,格式要求,写法技巧,科教论文网展示的这篇论文是很好的参考:毕业 [摘 要] 随着我国体制改革的不断
毕业

[摘 要] 随着我国体制改革的不断深入和经济转型时期的特殊需要,委派制应运而生。实行会计委派制能为财产所有者提供可靠的监督,既可从源头上防止腐败的发生,又有利于对会计队伍的统1管理,促进会计工作的职业化和化,增强了对经营管理者监督的有效性和实效性。但会计委派制是1种典型的政府行为,违背了建立制度的根本要求,向中小企业委派会计应慎行。

  [关键词] 会计委派制;模式;疑义

  由于我国的经济运行机制正在处于“转轨变型”的特殊时期,1些企业利欲熏心,公然以虚假会计信息来达到其非法获利的目的,使会计诚信遭受到严重的践踏。为了防止会计信息失真,加强企业会计诚信建设,会计委派制应运而生。会计委派制是我国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市场经济过程中所产生的新事物,我们有必要对其利弊进行深入探讨和分析。

  1、会计委派制的内涵以及基本模式

  会计委派制是指由资产所有者向其所属的企业、事业统1委派会计人员,并对其所委派会计人员的任免、调动、考核、奖惩、工资和福利待遇等进行集中统1管理的1种会计管理制度。其主要特点是企业的主要会计人员由所有者委派,经营者不得干涉委派会计人员的工作。,我国现有的会计委派制模式有以下几种:财务总监制、直接管理形式、主管会计委派制形式、0户统管形式、财会集中制形式、“会计楼”形式、村账站管理形式和内部委派制形式等。

  2、实行会计委派制的利弊分析

  (1)实施会计委派制的积极意义

  近几年,1些地区相继实行了会计委派制,其中包括党政机关、财政拨款的事业单位和国有企业、乡镇集体企业和集体经济组织等。实行会计委派制对于完善法人治理机制、健全监督约束机制、净化会计工作,保证会计信息的真实性、完整性,推进党风廉政建设都具有重要意义。

  1 实行会计委派制能为财产所有者提供可靠的监督,是从源头上防止腐败的有效措施。在经济领域里,很多钱权交易的腐败行为,都是由于企、事业的经营者违规干预具体的经济行为造成的。经济管理体制的不完善,为腐败的滋生提供了土壤和温床,而各种贪污和腐败现象的产生往往都与单位的具体财务工作密切相关。实行会计委派制,会使受托单位的财务活动处于委托者监督之下,加大了会计监督的力度,既可有效地防止腐败现象的产生,又有利于加强廉政建设。

  2 实行会计委派制,可以增强会计监督的力度,有利于调动会计人员的积极性。1般而言,“站得住的顶不住,顶得住的站不住”,这是对当前我国会计人员所处地位真实、生动的写照。而会计委派制则使会计的切身利益同所服务的单位脱钩,降低了被委派单位对会计人员的约束控制甚至打击报复的可能性,解除了会计人员的后顾之忧,使会计人员敢于对被委派企业进行会计监督,提供真实有效的会计信息。同时,会计委派制确定了会计人员相对独立的地位,割断了其与被委派企业的经济关系,增强了会计人员进行财务监督的积极性。

  3 实行会计委派制有利于对会计队伍的统1管理,提高会计人员的业务水平,促进会计工作的职业化和社会化。与传统会计人员相比较,委派会计人员的责任和权限要大1些,要求也高1些。所以,会计委派部门必将10分重视提高会计人员的素质,并且要通过严格的考核,选拔具有真才实学的会计人员从业。同时,可以通过1系列有效措施及时清除那些不合格人员,使会计人员素质和业务水平不断提升并保持良性的循环状态,从而促进了会计队伍的职业化和社会化。

  4 会计委派制提高了对经营管理者监督的有效性和实效性。1般而言,经营者对外公布的会计信息具有阶段性和不完整性的特点,仅仅依据公布的财务信息。来判断经营者是否有舞弊行已成为1件难事,而实施会计委派制,可以被解这种难题。是因为委派会计在例行审核经济业务的入账处理时,可以及时发现不合理的费用、违规的票证和单据等,使舞弊行为被遏制在萌芽状态;对于重大,会计人员可以随时与企事业的所有者进行汇报和有效沟通,有利于财产的所有者及时采取预防对策和措施,防患于未然。

  (2)对实行会计委派制的疑义分析

  对于会计委派制,无论是论理界还是在实践操作的层面,都1直有不同的声音和疑义,归纳起来大致有以下几种:

  1 认为委派制违背了现代企业制度的基础和根本要求,这是从现代企业制度的角度来阐述的。建立独立的现代企业制度是我国企业改革的价值取向,而独立的法人财产则是建立现代企业制度的基础,这种“独立”使得现代企业产生了无条件服从市场而不1定服从于行政权威的“抗逆机制”。另外,现代企业制度的根本要求是自主经营、自负盈亏、自我约束和自我发展的法人实体,而企业的会计和会计机构不仅具有监督职能还具有管理功能,是法人实体的有机组成部分,2者有天然的“血缘联系”,会计委派制割裂了这种天然的联系。所以,站在建立现代企业制度的视角,委派制违背了现代企业制度的基础和根本要求。

$False$

  2 认为委派制是1种典型的政府行为,至少存在3方面的风险和成本。其1,由于会计信息的不对称性,接受委派的会计不可能对的生产过程、工艺流程、经营特征等全面了解。其2,1些委派会计也同样存在被企业用某种方式收买,与经营者沟通蒙蔽所有者,同样会造成会计信息失真。其3,对于企业而言,委派会计属于企业的“外人”,是被派来监督经营者的“异己分子”,所以他们极有可能被架空,游离于企事业经营管理者控制之外,不利于会计人员实施理财活动,而只能在会计程序和上追求所谓的真实性。

  3 认为会计委派制的实行使委派的会计人员处于进退两难的尴尬境地。首先它不符合主义市场的要求:其次不符合《企业会计准则》所认定的“2重主体权益观”;第3仅仅追求会计对企业的监督作用,忽视了管理职能的作用;第4委派的会计人员的反映和监督职能难以实现。

  (3)要用实践的观点认识和看待委派制

  会计委派制是在社会主义计划经济向市场经济转轨的实践过程中提出来的,那么它的正确性也1定要经由实践来检验,“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1标准”。如果经过实践检验以后,它符合邓小平同志提出的“3个有利于”的标准,能够有效地解决当前经济领域中存在地,就应坚持下去。

  对于这1制度的依据问题,我们也应结合不同的模式进行和对待。如1般财务总监是由企业所有者选派的,在企业集团内部由总公司以投资者的身份向下属企业委派财务监管人员,是不违背有关法律规定的。而对于由政府派出财会负责人对行政事业单位的财政预算资金的使用情况进行管理和监督,是不属于企业范畴的,也谈不上违背《公司法》,不能得出违背法律规定的结论。但是,对于向中小型国有企业委派会计的做法却值得我们进行深入的探讨和。因为我们所委派的会计人员要同时对政府和企业经营者负责,这是很难两全的事。又因为国有企业正在转制过程中,要使其与相关法律条款相协调,有关问题仍需进1步探讨,所以向国有中小企业委派会计应慎重进行。不能简单乐观地认为会计委派制可以解决经济领域内所有问题。我国经济领域的问题如国有资产流失、会计信息失真、经济腐败等等,均有其复杂深刻的原因和现实原因。对这些错综复杂、纠缠不清的问题期待着用这1种方法来全部解决也是极不现实的,对于会计委派制而言,这种期望也是不公平的。

  会计委派制是我国经济转轨时期的特殊产物,随着它所产生的外部环境的改变,即实现了真正的市场运营机制、建立了较为完善的企业制度等,那么会计委派制也必将退出历史的舞台。因为从国际的视角看,在逐步走向完善的市场经济模式和现代企业制度下,注册会计师审计制度必将成为社会外部监督机制的有效手段和途径。而就会计委派制本身而言,是要改变不对称的会计信息,就是在为建立比较完善的市场运营机制打基础、做准备。

  综上所述,会计委派制在现阶段有着现实的可行性和优越性,也具有积极的作用和意义。但是它也存在着历史的局限性,也有其自身的不足,还需要在中逐步完善。

  [参 考 文 献]

  [1]中华人民共和国财政部 企业会计准则—会计准则问题专集———收入[M] 北京:经济出版社,1998.

  [2]中华人民共和国财政部 企业会计准则—会计准则问题专集———会计科目和会计制度[M] 北京:中国政治经济出版社,1998.

  [3]李微微,孙瑞智 会计委派制在校办企业中的可行性[J] 黑龙江财会,2003,(10)。

  [4]冯美霞,孙绍华 关于会计失真问题的思考[J] 黑龙江财会,2003,(10)。

  [5]矫抒群 对会计诚信问题的深层思考[J] 黑龙江学院学报,2005,(1)。

    上一篇:会计委派制是一种过渡性措施 下一篇:没有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