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首页哲学论文经济论文法学论文教育论文文学论文历史论文理学论文工学论文医学论文管理论文艺术论文 |
人的认识有一个“感知、认知、认识反思”的过程,而人的思维发展又伴随着人的成长需求发生变化。在英语教育过程中,如果能抓住学生的思维发展特点,适时地根据学生的成长发育情况,有意识地改变教育方法,采取一些看似简单却能收到效果的措施,持之以恒,往往能收到意想不到的效果。学校宽松的学习环境,重视学生个性综合发展的培养理念几乎每个同学都有他的特长,同学的亲密无间,学校也从来不进行排名,从不进行紧张的特殊训练,老师也不怎么表扬她,反而一些成绩不是很好的同学更能得到老师的表扬。学校经常会举办一些艺术节、文化节之类的,张颖心在这些学校社团活动中也都能一展身手,决定尊重女儿的选择,不管后果是什么,都应该让女儿学会自己承担选择的责任。,
一、在英语教学必须走出封闭、走向生活的呼唤声中,教师对英语教学的时空、内容及英语学习的主体进行了重新认识。
为了最大限度地激发学生学习英语的动机和兴趣,我让高一两班学生参与一个课题研究“西式餐饮在温岭”。学生们积极性很高,通过分组调查、走访,得知温岭有“多美丽”、“百斯得”、“香格里榭”等多家西餐厅,而且经营很好。他们对不同年龄、不同身份的顾客,也对老板、员工分别进行采访,从正面、侧面进行分析,了解顾客对员工的要求以及老板对员工的招聘条件,他们深有体会:学历高、懂英语将优先录取并有更高待遇。有些学生还提出温岭办“肯德鸡”店等多家西餐店的可行性,有的强调为了人的身体健康,中西餐饮应扬长避短、互相结合。参加的每位学生都写出一篇论文,其中瞿学境同学在校课题论文评选活动中获一等奖。
明显,学生通过这样的活动,不但走出了校门,了解了市场经济,增加了社会知识而且掌握和巩固了一些英语词汇及用英语交际语言。最主要的是他们各自都有一个奋发向上、积极的学习动机,因此也激发了学习英语的浓厚兴趣。他们深深懂得:社会在发展,对人才的要求在变化,人的观念也变了,他们必须适应这个变化的社会需求。
二、从学生的认识需要角度去考虑问题,用他们自己的眼光发现问题、分析问题。在课堂教育中采取“任务型”教学办法。承认学生学习速度的差异,允许学生学习速度的不统一,对不同层次的学生,提出不同的问题,给予不同的任务,鼓励学生自主学习,变“教”室为“学”堂,让学生在一个自由的空间里自主地、创造性地学习,主动地探求知识。
课前给学生“任务”,提倡任务型教学,提出纲领性目标。采取单元整体教学,大幅度缩短新课讲授时间,为学生提供更多可自主支配的时间。
1.通读单元课文,让学生了解单元基本内容,了解课文所讲述的基本背景,让学生掌握第一手的感性知识,有一个“感知”过程。
2.独立阅读。自主完成常规性问题,如单字、词组、短语、语法、文化知识、思考阅读提示和课后练习中的问题,并温习本单元中涉及的旧知识“温故而知新”,拓展思路、拓宽视野,让学生有一个“认知”过程。
3.小组质疑交流。将学生分为几个学习小组(按前后座6-10)人,每组成员在独立阅读后,将学生自己不能独立完成或有疑惑的问题提出来,进行讨论、交流,使问题清晰、明确。在思维认识中有一个“认识、反思”过程。
4.全班交流、总结,强化“听、说”训练。小组成员将小组不能解决的问题,提交全班讨论解决。强化对学生的“听、说”训练,使学生在认识过程有一个强化认识,记意过程,并要求讨论双方用语一定要简明、连贯、得体,养成自然交流习惯。教师只讲最新内容和解决学生中无法解决的共性问题。
5.综合练习,整体推进。针对学生在前4个阶段中反映比较集中的问题以及有难度的问题,进行综合强化训练,采用书面练习、考查办法,提高学生分析问题、综合解决问题的能力。
6.利用节约出的时间由学生自主安排,进行读、写训练及个性化辅导学习。教师对阅读和写作内容进行重点指导训练,真正从学生的认识角度提高学生的读写能力,并进一步提高学生的听说能力。但要完成一定数量的英文读书笔记,并定期组织检查、交流,同时鼓励学生每周至少写习作一篇,并当面批改习作。
三、运用各种措施激发学生学习英语的兴趣,鼓励学生创造性地学习 ,提倡乐观主义教学,让学生的学习成就在课堂上、在同学面前得到尽情的展现,让每一位学生都有机会分享感受到成功的喜悦,激发学习兴趣。
配合阅读,创办《精彩英文阅读》小报。在学“Necklace”一课时,全班60多学生被分成8组,准备时间为一星期,当时我也不加思索地说了句:每位学生都得参与。曾有同级老师提醒我,里面主要角色只 3个(Mathilde、老妇与Jane)肯定会有好多人闲着看热闹的。然而在表演课上,大家非常有序有条理,无一人没有上场。学生们别出心裁把剧本分为几幕,以Mathilde和朋友为中心,把人们扩展到老板、警察、三轮车夫、酒店服务员以及参加舞会的其他人物。而酒会一幕更让人开怀大笑,他们用纸自制了项链、花、酒杯、烟、打火机等。真让人惊叹,学生思维如此活跃、如此聪明能干。那天,我们还评出了最佳编导、最佳男、女演员、创意奖、道具设计奖、集体奖等。整堂课气氛活跃,而且持续了好几个星期。
配合写作,举办《作文习作展评》专栏,激发写作兴趣。鼓励学生对新事物、著名人物、名胜等作采访报道,并由此引导学生向全社会辐射,热爱生活,热爱祖国,热爱知识,奋发向上,借助各种媒体学英语,切实提高学生的整体素质,真正把素质教育落到实处。
经过一阶段时间的训练,学生学习的自主意识和探求知识的欲望明显增强,在这样的一种氛围中,学习不再是一种个体行为,而是一种集体行为,学生在自己认可的集体里要获得尊重,积极进步,主动学习,拿出值得与同伴交流的东西。教师的教学也从以课堂为核心向学生生活的各个领域拓展,从而提高教学效率。
综上所述,教育中既要根据学生的自身特点,认识过程采用有目的教育,又要根据社会、学生的价值导向,适时加以引导,变教学为学生自己学习的动力源泉,变“应试教育”为“素质教育”,变“社会压力”为“个人动力”,达到教学相长,个人、社会双赢。
本文来自中国科教评价网
共2页: 2
论文出处(作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