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确高考方向 把握复习重点 提高复习实效
2014-07-06 01:06
导读:英语论文论文,明确高考方向 把握复习重点 提高复习实效应该怎么写,有什么格式要求,科教论文网提供的这篇文章是一个很好的范例:
明确高考方向 把握复习重点 提高复习实效谈2010届高考英语总
明确高考方向 把握复习重点 提高复习实效谈2010届高考英语总复习
——谈2010届高考英语总复习
连城县教育局高中教研室 罗水才
2010年将是我省进行高中新课程改革实验以来继2009年新高考之后的第二届。2009年高考英语试题充分体现了“稳中求变,适度创新”的原则,试题做到了很好的平稳过渡,“适度创新”体现在运用短文填词这一新题型替换短文改错题。因此,在2010年新考纲出台之前,2010届的英语备考复习可以依照2009年的考纲要求进行有针对性的备考复习。为使高三英语复习有针对性和实效性,提出几点建议供参考。
一、研读考纲和
说明,明确复习方向
考纲和考试说明是高考命题的依据,对考生在语言知识、语言技能等方面提出了明确具体的要求。例如,考纲后附录了7个语言项目、24个语法项目,68个功能意念项目、24个话题项目及词汇表;在词汇方面,明确要求考生能使用约3500个单词和400~500个习惯用语或固定搭配。事实上,
和考试说明不仅仅是高考命题的依据,还为高考复习备考指明了方向。因此,教师必须认真解读考试大纲,重视考试大纲和说明的指向,充分领会其精神,在此基础上,比较、分析往年的高考试题,找出两者之间的关系,这样能帮助我们把握和领会高考试题的特点及其变化规律,了解高考命题的具体思路和考查方向。需要注意的是,凡是考试大纲中不涉及的内容及形式、结构等,一般不会考,因此,在复习阶段要精心选择符合考试大纲的复习用书和练习。同时要制定出针对性强的备考复习计划和措施。如:高三英语复习可分二步走,第一步以课本为复习蓝本,打基础,重点复习词汇、句型、语法、交际用语等;第二步为专题复习和模拟仿真训练,并注意查漏补缺,重点指导学生的答题时间安排(限时)、答题技巧、解题思路、心理承受能力等。各校可根据具体情况作出合理安排。
大学排名
二、立足课本,把握复习重点
课本是落实《课程标准》和考试大纲各项要求的核心材料,是两者的具体体现。课本还集语音、词汇、语法于一体,是语言知识的综合体现。虽然高考的命题不考课本,但其所考查的都是学生通过学习和掌握课本上的内容所能达到的语言能力。试题源于教材又高于教材。因此,教师可以以课本为载体,扎扎实实、一步一个脚印地对词汇、词组、句型、语法等进行全面的复习,同时进一步提高学生的阅读理解能力。
1.词汇复习:英语词汇的复习十分重要。词汇十分繁杂丰富,复习时要总结归纳词汇的音、形、义、用四方面,扩大词汇学习的深度和广度。所谓深度和广度是指归纳同义词、近义词的异同;尽可能掌握常用词的各种用法、搭配和意义,特别是那些用法和词义繁多、搭配能力强的常用基本词汇,除音、形、义外,还要掌握他们的适用条件、语法特点以及与其他相关知识的联系,尽可能争取训练到位,熟练运用。例如:
⑴ 哪些动词可接动词的—ing形式作宾语?
可用这样一个虚构词“madpsfameicarfe”,其汉语谐音为“卖的不是发霉咖啡”帮助归纳记忆。每一个字母代表一个单词。m—mind(介意),a-avoid(避免),d-delay(推迟),p-practise(练习),s-stop(停止),f-finish(完成),a-advise(建议),m-miss(错过),e-escape(逃脱),i-insist on(坚持),c-can’t help(禁不住),a-admit(承认),r-risk(冒险),recommend(建议),f-fancy(认为,想象),e-enjoy(喜爱)。
⑵ 哪些动词可接to不定式做宾语?
可用这样一个虚构词“merdowphla”,其汉语谐音为“磨豆腐喽”帮助归纳记忆。每一个字母代表一个英语单词。m-mean(打算),manage(设法);e-expect(期盼);r-refuse(拒绝), d-dare(敢),desire(渴望), determine(决心),decide(决定),demand(要求), o-offer(企图),w-want(想要),wish(希望),p-promise(答应), pretend(假装),plan(计划),h-hope(希望),l-long(渴望),learn(学习),a-ask(要求),arrange(安排)。
(转载自http://zw.NSEaC.com科教作文网)
⑶ 有些动词后可以跟不定式,又可跟动名词作宾语,但意义上有区别。如:forget, remember, mean, regret, try, stop, go on 等,例如:① Susan wanted to be independent of her parents.She tried ______ alone,but she didn’t like it and moved back home. (NMET2008湖南卷)
A. living B. to live C. to be living D. having lived
解析:A.根据句意可知,Susan 想独立于她的父母,她尝试着单独生活,可是她不喜欢这种生活方式,于是又搬回了家。try doing 意思是“试着,尝试做某事”;try to do意思是“努力做某事”。
② — Robert is indeed a wise man. — Oh,yes. How often I have regretted ______ his advice!
(NMET2007安徽卷) A. to take B. taking C. not to take D. not taking
解析:D.regret 后接动名词表示动作已经发生,意思是“后悔做了某事”,接不定式表示动作尚未发生,意思是“遗憾地去做某事”。根据句意“我经常后悔没接受他的建议”,应使用动名词作宾语。
③ After he became conscious, he remembered ______ and ______ on the head with a rod.(NMET 06江西卷)A. to attack; hit B.to be attacked; to be hit C. attacking; be hit D. having been attacked; hit
解析:D.从句意看这里是“他恢复知觉后记得做过某事(被人用棍棒攻击过)”,应使用remember doing.
⑷ 有些及物动词后的宾语从句的谓语动词用“should+动词原形”,should既可以省略,也可以保留。这些动词可归纳为“一坚持,二命令,四建议,五要求”。一坚持,即insist;二命令,即order, command;四建议,即suggest, propose, advise, recommend;五要求,即ask, demand, require, request, urge。例如:He ordered that we should start at once.他命令我们立刻出发。The teacher demanded we should finish the work in an hour. 老师要求我们在一个小时内完成作业。
中国大学排名
⑸ 归纳中学课本中常用和常考词汇的基本用法、语法特点、适用条件以及相关知识点的异同比较,特别是一些使用频率较高的动词如:need, consider, suggest, expect, prefer等。① 对有共同用法特点的动词进行归纳,形成知识链。如教材中既可作实义动词又可作系动词的词有:sound, smell, taste, get, become ,turn, grow, come, fall, go, remain, look, appear, seem等。
又如,表示“计划去做而结果不一定能实现”的动词有:intend, mean,hope, plan,expect, think, want, suppose等,这些动词常用过去完成时加动词不定式或宾语从句,或用过去式接动词不定式的完成时态表示原来有计划或想法,但最终未能实现,意为“本来……而未能……”。
② 对搭配能力强的动词进行归纳复习,如get, call, cut, go, look, turn, take, break, put, think 等可接介词或副词构成许多短语词组。如复习call时,马上联系到call sb, call up, call for, call out, call in, call on, call at, give sb a call, call sb names等。
⑹ 学习和归纳近义词、同义词,可以扩大知识面,增强运用语言的能力。如:besides, except, but, except for, except that, but for; dress, in, put on, have on, wear; for example, such as, like…and so on, namely等词语要弄清区别和用法。
⑺ 词汇的归纳对比之后,都必须配上高考考点的对应练习和训练,才能提高学生的实际运用能力。词汇复习要着重理解记忆,明确用法,切不可孤立地死记硬背单词。复习时要做到词不离短语,词不离句,结合科学的练习方法,不要只停留在概念的记忆上,而要把记忆和使用结合起来。
2.语法复习:教师要明确认识,淡化语法并不是全盘放弃语法,完全放弃语法也不符合中国学生学英语的实际情况。所以应认识语法的必要性和重要性,淡而不化,并采取相应措施。在高三总复习阶段,应根据高考所要求的水平,组织学生对语法知识进行系统复习,并在知识深度、广度上加以拓宽,在语篇中、语境中学习语法、掌握语法、运用语法。同时要研究近年全国各地的高考试题,研究对比,提炼出高考常考的语法重点和考点。在总复习过程中要特别对以下内容进行复习和训练。
内容来自www.nseac.com
⑴ 特殊句式:省略、替代、倒装、强调、祈使句、感叹句、倍数句型、with+复合结构,there be 句型等。
⑵ 连词:恰当选择连词以使句法正确、句意完整、逻辑通顺。连词包括引导定语从句的关系代词和关系副词、引导名词从句的连词和副词、引导状语从句的从属连词以及引导并列句的并列连词。
⑶ 代词:数和格、代词的指代对象与代词在数、人称、性以及格上存在一致关系,注意it,each, either,neither, none,all,both,other, another等代词的用法。
⑷ 介词:“介词+关系代词”中介词的选用与辨析。
⑸ 短语动词的辨析:在特定语境中准确运用短语动词,进行短语动词的词义辨析,有形近或义近或二者兼备,或属同一动词的不同搭配,常有call,come, get, go, take, turn等。
⑹ 时态、语态:一般用法、特殊用法、特定句式中的时态的用法,关键要领会题干所创设的语境和题干暗示,包括情景、时间和连词的暗示;特殊句式指现在时表将来时,虚拟中的过去时,将来时表计划或安排,现在进行时表将来时等;特定句式常指祈使句、条件或时间状语从句、since分句等。
⑺ 情态动词:表示肯定、否定和对过去的推测,还指表示能力、意愿、应该、责任、习惯、惊讶等的非推测性用法。
⑻ 非谓语动词:根据逻辑主语一致原则匹配句式;根据功用、动作进展、表示主动与被动选择合适的非谓语动词形式。
⑼ 动词词义辩析:词义相近、用法近似的动词。
⑽ 交际用语:深入情景,注意中西方文化差异、交际的场所,对常考易错的交际用语进行搜集、归纳、整理。
教师要精选可考性强、训练学生思维能力和综合运用能力的试题训练学生,提高学生的答题技巧和分析判断能力。如:
(科教范文网http://fw.ΝsΕΑc.com编辑)
① — Come on, please give me some ideas about the project. — Sorry, with so much work___my mind, I almost broke down. (NMET2007福建卷) A.filled B. filling C. to fill D. being filled
在with结构中,so much work为宾语,很显然,与my mind的关系,它应该是fill 动作的发出者(主动),联系broke down这一谓语,应该知道动作不会是未发生的,故正选项是B,而不是C。
② — Have you learned English before? — es, I ______ English for six years in my hometown.
A. learn B.learned C. have learned D. had learned
此题答案是B。虽然句子中有for years 这一时间状语,但在语境中,学习英语长达6年之久,仅仅是说话人在in my hometown时的过去事实,并未联系到现在,更产生不到影响。
③ — Are the new rules working? — Yes. ______ books are stolen. A.Few B.More C. Some D.None
虽然前三个选项放入句中在语法结构上都是成立的,但符合语境的只有A项,该题的可考性就很强。
④ — I can’t find Mr.Smith. Where did you meet him this morning? — It was in the hotel ______ he stayed.
A. that B.where C. which D. the one
可以看得出该题能有效地考查考生对强调句的掌握情况。只有根据语境看出该句是一个由It was in the hotel where he stayed that I met him this morning省略而来的强调句型,才能给出正确答案B。因此,该题具有很强的可考性,我们在选题时当然要考虑这类题目了。
三、突出语篇,提高能力
英语语篇在试卷中占了很大的比例,定位语篇,狠抓语篇,提高英语应用能力,是我们高考复习的重要任务。近年高考完形填空(Cloze test)侧重考查考生逻辑思维和对具体语境的把握,特别是文意理解的能力。所以,需要求学生整体理解文意,快速领悟文章的主旨;要求学生重视文章首尾句、文章主题句和主题段,从整体上理解文章,从而达到对语篇的整体把握。对文章的整体文意理解须根据文章的主旨,通过上下文的前提示、后暗示或前后暗示,进行整体文章的把握;理清文章的内在逻辑关系,把握文章的逻辑关系,即把握完整句子、意群、语篇之间的内在逻辑关系;领悟文章深层含义;要求学生充分发挥想象能力和逻辑思维能力,“观”其人物的动作,“闻”其语言,想象其人物的表情,从而揣摩人物的心理,体会作者的态度、意图,理解文章的深层含义;排除干扰项,正确选择词义,最后检查验收。
(科教论文网 lw.nseaC.Com编辑发布)
阅读理解题(Comprehension)是训练和检查英语阅读能力的一个重要途径。是高考英语测试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要求学生熟悉阅读理解题的题型设计:直接解答题、词语理解题、归纳概括题、推理判断题——客观信息题和主观辨析题。把握所读材料的主旨和大意以及用以说明主旨的事实和细节;既理解具体事实,又理解抽象概念,包括作者意图,排除生词干扰,细致通读全文;跳跃不影响全文大意或细节理解的生词,猜测生词;注意文章开头和结尾的段落和句子,正确地阅读和理解文章信息;通过寻找 who,what,when,where, why,how等答案来抓住短文的主要或具体细节;根据文章所提供的事实、逻辑关系整体阅读、分析、理解,把握文章的感情基调、中心含义及作者的写作意图。
新题型短文填词也是考查考生在语篇中综合运用英语语法、词汇及正确拼写单词的能力。要求考生必须在理解短文的基础上,把握短文主旨大意,运用所学语言知识填空,使短文语篇完整。因此,我们对学生进行短文集中训练时,应注意训练材料的选取。如选取所学模块的阅读文章梗概,进行设题。这样既有助于学生同步复习单词,同时,内容熟悉,也节省答题时间。或者选取贴近学生生活和学习实际的文章或书面表达范文进行编制。
综上所述,我们只有不放松语法训练,夯实课本基础,熟悉语篇题型,提高解题技巧,强化能力,把语言知识、培养语感、开发智力和培养能力有机结合起来,才能适应新课改高考英语的要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