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首页哲学论文经济论文法学论文教育论文文学论文历史论文理学论文工学论文医学论文管理论文艺术论文 |
国内外对本课题的研究现状:
国内外十分重视对美国诗人罗伯特•弗洛斯特和他的诗歌的研究,问题涉及面非常广泛,比如对他本人的性格特点研究,对他在诗歌方面的创作方法以及诗歌中展现的意象的对立与统一等等。在杨春梅的“谈罗伯特•弗洛斯特矛盾的世界观”一文中,对罗伯特•弗洛斯特的人生态度以及他诗歌的特色进行了细致的分析;在严黎和刘洪泉的“浅析弗洛斯特的两首著名诗歌”中,在探析了诗人别具一格的语言风格的基础上,挖掘并表彰了诗中潜在的人与自我、人与自然以及人与社会的矛盾性的深邃主题。本人认为《剑桥文学指南:罗伯特•弗洛斯特》是近年来出版的较全面研究罗伯特•弗洛斯特的力作。它汇集了近年来国外学者对罗伯特•弗洛斯特及其作品的评论。该书共收录了12篇上关权咸文章。第一篇文章用大量的资料对弗洛斯特在生平进行了整理、综合,并给予中肯定评价,使读者看到了诗人以外的弗洛斯特;第二篇到第九篇文章从不同方面对弗洛斯特的诗歌风格、写作技巧以及运用的修辞手法进行了细致的分析;最后三篇则从政治、经济、人文的角度分析了弗洛斯特本人及其体现在诗歌中的相关观点。为12篇文章立意新颖,角度各异,对于深层次地解读弗洛斯特的诗歌并全方位地了解这位杰出诗人,无疑具有重大意义。本书对读者能更好地理解美国诗人弗洛斯特和他的诗歌有很大帮助。总之,全书资料丰富,内容详实,索引完备,是一本理想的指导性读物,对本人的也将大有助益。
三、课题研究内容与方法
研究方法:对比分析
(科教范文网http://fw.NSEAC.com编辑发布)
五、主要参考文献目录
1、Faggen. Robert Frost. 上海外语教育出版.2004.
2、杨春梅. 与世界如恋人般争吵的诗人——谈罗伯特•弗洛斯特矛盾的世界观. 广西师范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05.
3、严黎,刘洪泉. 浅析弗洛斯特的两首著名诗歌. 科技咨询导报. 2007.
4、何苗. 弗洛斯特“雪夜林边驻马”文体赏析. 安徽文学(文教研究). 2006.
5、李春风. 寓矛盾与统一,融深刻于平淡——谈弗氏诗歌的意象. 安徽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09.
6、青枫. 谈罗伯特•弗洛斯特的哲理诗. 杭州师范学院学报 (社会科学版). 1990.
7、黄艳. 罗伯特•弗洛斯特的诗歌问题分析——雪夜林边小立. 文教资料 . 2005.
8、王微萍,彭茜. 罗伯特•弗洛斯特的诗歌语言. 重庆工业管理学院学报. 1998.
9、张洁. 罗伯特•弗洛斯特的自然主义和象征主义. 社科纵横. 2009.
10、胡开杰. 言简意赅,富于哲理——罗伯特•弗洛斯特诗歌的艺术特点. 河南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1995.
11、陈怀志. 人生岔路上的抉择——罗伯特•弗洛斯特及其《未来之路》解析. 时代文学(下半月). 2008. (科教范文网 fw.nseac.com编辑发布)
12、姜玲. 试析弗洛斯特通俗诗歌背后的沉重主题. 安徽广播电视大学学报. 2008.
摘 要
罗伯特·弗罗斯特是美国20世纪最杰出的诗人之一。他的诗貌似简单、平凡和通俗,细细品味,却发现诗中蕴含着丰富的内涵和深邃的哲理。本文力图通过分析弗罗斯特的诗歌,探寻其中蕴含的弗罗斯特的矛盾世界观,特别是在他的“雪夜林边停驻”这首诗中。
弗罗斯特赋有独特的融合人、自然和社会之间矛盾的技巧。随着对弗罗斯特的诗歌的分析,我们发现,诗人对世界既感到爱又感到愤怒。他描写普通人民的日常生活—农民,牧民,农村小事件,围栏修补,摘苹果,善与恶,所有事项的生死,在他的时代,有些不是常见的诗歌主题,但他坚持它们,不是做为逃避现代社会的方式,而是为了能更好地理解生活。
关键词:罗伯特·弗罗斯特;诗歌;矛盾
英语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