谈素质教育在英语教学中的体现(2)
2015-04-06 01:09
导读:语言是文化的载体,任何一种语言的背后都隐含着使用这种语言的民族在长期历史发展中沉淀下来的文化底蕴。 只有了解了隐含在该语言背后的文化内涵
语言是文化的载体,任何一种语言的背后都隐含着使用这种语言的民族在长期历史发展中沉淀下来的文化底蕴。
只有了解了隐含在该语言背后的文化内涵,“才能还语言的血肉之躯,使人感受到它是活生生的语言,是在一定的社会环境中载负着具体文化内容的语言”,才能使我们准确深刻地理解这种语言,恰当得体地运用这种语言。由于对异国文化,特别是英语国家文化缺乏了解,因而对中西文化差异缺乏洞察力、识辨力和敏感性。导致的结果一方面就是对隐含文化内涵的语言现象理解不准确、不深刻,甚至产生误解;另一方面就是在运用这些语言进行跨文化交际时,往往按照汉文化的习惯进行表达,造成运用不恰当、不得体,甚至出现语用失误,使交流受阻,影响沟通与合作。我们学英语的最终目标就是用它来进行交际,随着社会的进步,时代的发展,我国与世界各国建立友好往来,第一次见面时我们却不能根据汉语言习惯问“How are you?”而应该说“How do you do?”。就汉语言来讲,How are you? How do you do? Hello. 都有“你好”的意思,但在英语国家却是用在不同的场合。因此,语言的学习和教学不能只学或只教语言本身,还应该了解和教授与语言有关的社会文化背景知识,努力克服母语文化和习惯的干扰,从而达到交际的成功。
三、提倡宽容,增强学生的自信心
平时我们在上课时,可能碰到过这种现象,就是学生在发音发不准时,老师会不厌其烦地反复为他纠正,直到读对了才肯罢休,虽然这是为学生着想,殊不知,在你的坚持中,已严重挫伤了学生的自尊心与自信心。英语不同于语文、
数学,它是一门外语,学生刚刚接触到它,总带着好奇与畏惧的心理,因此,作为教师的我们应注意引导,学生在学外语时总有一个语言“沉默期”,我们应给他们一个独立的人格空间耐心地等待,让他们自己在反复的实践中逐渐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