让情感在英语教学中流淌(1)
2015-05-22 01:10
导读:英语论文论文,让情感在英语教学中流淌(1)应该怎么写,有什么格式要求,科教论文网提供的这篇文章是一个很好的范例:
[摘要] 21世纪教育着眼于人的发展,关注人的情感、态度和人生
[摘要] 21世纪教育着眼于人的发展,关注人的情感、态度和人生观,新课程标准也非常强调英语教学中的情感因素,因为情感是人发展的持久动力。这就要求我们在英语教学中不但要重视学生的语言知识和语言技能的传授与训练,更要关注学生情感态度的发展。本文主要探讨了在英语教学中实施情感教育的途径:以机诱情;以趣激情;以境生情;以爱育情;以志动情;以评促情。
情感是人们心理机制的中心,是一种很强的内动力。它包括兴趣、态度、动机、自信心和意志等影响学生行为和学习效果的个性因素。有研究表明:“小学阶段正是情感性学习形成的关键时期。”这个阶段的儿童的学习活动带有很大程度的情绪化倾向,当儿童对学习有浓厚的兴趣、好奇心和强烈的求知欲望时,不仅能产生情感迁移,而且会使注意力特别集中和持久,学习和交往能力迅速提高。
著名的外语教学专家H. S Chuman 说过:“情感对外语学习的作用至少与认识技能同等重要,甚至更重要些。”英语教学作为一种优美、生动、活泼、鲜明的语言教学活动,决不仅仅是语言知识与技能的传授与训练,更是一种温馨和谐的情感交流,是一种智慧潜能的开发。教师的情感投入将直接转化为培养和呼唤学生对英语学习的积极动力。因此,在英语教学中教师应该自始至终关注学生的情感,努力营造宽松、民主、和谐的教学氛围,使学生对英语产生良好的情感体验,积极主动,兴趣盎然地学习,切实有效地提高英语课堂教学的效率。
那么,在英语教学中如何实施情感教育呢?我认为主要有以下几个途径。
1、激发学习动机,以机诱情
学习动机是激发个体进行学习活动、维持已引起的学习活动,并使学习行为朝向一定目标的一种内在过程或内部心理状态。毫不夸张地说,在其他条件等同的情况下,能否有效地培养和激发学生的学习动机是教学能否取得成功的最关键的因素。作为教师,应特别注意培养和激发学生的学习动机,以动机教育带动其他非智力因素的发展。
(转载自http://zw.nseac.coM科教作文网) 根据小学生的年龄特点,在教学过程中,应以激发学生直接性、近景性动机为主。我们可以通过竞赛、表扬等手段激发学生的外部动机,并以奖励、鼓励为主。例如我采用“积分卡”去记录每一个学生的每一次成功。如上课表现积极,背诵一篇课文,做好一次作业,听写好一课的单词,考好一次测试等各方面,只要取得一点成功,就能获得积分,并能得到相应的小奖品,让学生体验一次成功之后,激发一百次追求成功的欲望。
此外,还要注意逐步激发他们正确的间接的、远景性的动机。通过摆事实、讲道理等方法,让学生了解英语在国际、国内和日常生活中的重要作用,使其认识到学习英语的时代意义。并在此基础上积极组织有意义的课内及课外实践活动,为他们设置适合的目标定向,使学生获得成功体验,让英语在学生心目中的地位不断提高。同时设法让学生懂得,学好英语是学习者自身发展和适应未来的需要,从内心深处唤起学生要学好英语的愿望,从而形成长远的间接的学习动机,产生持久的学习动力。
2、培养学习兴趣,以趣激情
捷克教育家夸美纽斯指出:“兴趣是创造一条欢乐和光明的教学环境的主要途径之一。”俄国文学家托尔斯泰说过:“成功的教学所需的不是强制,而是激发学生的兴趣。”由此可见,教学中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是何等的重要。“教人未见其趣,必不乐学”。努力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是减轻学生的学业负担,提高教学质量,全面实施素质教育的一把金钥匙。学生一旦对英语学习产生了浓厚的兴趣,就会乐于接受它,并且会兴致勃勃地、全身心地投入学习和探索,变“苦学”为“乐学”,从而取得事半功倍的学习效果。
要想使学生对英语深感兴趣,教师必须钻研教材,发掘教材中的情感因素,并且在教学中认真研究学生的心理特征,针对学生的实际情况,采用现代化的教学手段和灵活多样的教学方法,尽量使用简笔画、幻灯、录像、课堂游戏、讲故事、演话剧、童谣、小诗、绕口令、猜谜、唱歌、课外活动等,不断改变自己的常规教学模式,让学生始终感觉到有一种新鲜感。并且要积极创造条件和环境,组织书写、口语、朗诵、阅读、征文和唱英文歌曲等比赛,使学生尽可能地多使用英语,在应用中尝到乐趣。这样既可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也有助于师生间感情的培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