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行中学英语语音教学中的问题及对策(1)(2)
2015-07-23 01:04
导读:要独立拼读的愿望,致使长达两个学期的时间使学生们一直处在鹦鹉学舌、死记硬背的学习状态,渐渐地一些学生到了学英语就感到头痛的地步。学生们最
要独立拼读的愿望,致使长达两个学期的时间使学生们一直处在鹦鹉学舌、死记硬背的学习状态,渐渐地一些学生到了学英语就感到头痛的地步。学生们最初要独立拼读的意识淡漠了,学习英语的兴趣减低了,随之,不可避免地出现了两极分化。
被动之四:当学完48个音素和音标并应当获得独立拼读能力的时候,又由于缺乏相对集中和强化练习,造成语音教学“夹生饭”。加上
平时老师领读惯了,致使一些学生音标认不全,更谈不上具有拼读能力了。众所周知,没有掌握拼读能力,就等于没有进入英语学习的大门。学生的预习能力、自学能力培养也就根本无从谈起,甚至一些学生到了初三了,英语句子下面仍用汉字标注英语读音。学生学习英语的这种困难的被动局面较为普遍,乡村中学更为严重一些。
我们都知道“教师、教材、教法是决定教学质量的重要因素。”目前中学语音教学形成上述被动现状跟教师的教学素质有关系,但是教材的作用不可低估,尤其当教师的综合教学素质还不够齐、还不够高,还不能达到创造性地驾驭教材时,教材的编排将直接影响教师的教学和质量。现行中学英语教材语音教学内容的安排虽然符合英语循序渐进的原则,但是它低估了学生的认知能力,忽视了学生们要独立学习的欲望和能力,学生在学习的过程中不能独立拼读,尤如孩子将永远无法挣脱母亲的手自由行走一样,学生学习英语就没有乐趣,就没有成就感。所以,语音教学内容,特别是单音教学内容,分散且学程长,不能满足学生实际学习的需要,不利于拼读能力的培养,最终的教学效果也只能是部分开花,而不能遍地开花。
2、孤立、分散教字母、音标,忽视音素这一重要要素
通过笔者亲身的教学实践与调查,发现很多学生,包括中学生、师范生和一些在职
培训的中小学英语教师,其头脑中根本没有音素这一概念。很多人认为语音教学就是字母、音标的教学。这一问题恰恰反映出学生为什么学了字母和音标仍然不会拼读单词、记不住单词的原因。因为他们所谓的拼读单词,实际上是字母、音标两张皮,即:字母是字母,音标是音标,是记不清楚的两套符号。学生识记单词的模式:读音标、看词义,然后死背字母顺序。不能将音、形联系起来,按照音形义相结合的正确方法识记单词。这里所指音形联系的关键要素是音素,因而语音教学应使学生明确字母、音标、音素的概念以及相互之间的关系尤其重要。我们说:字母是构成单词的最小单位。音素是字母在单词中的读音,属于听觉符号,而音标只不过是记录音素的书面符号,属于视觉符号。可见,字母、音素、音标紧密联系,密不可分。其中,音素在字母与音标之间起着桥梁作用。由于英语属于拼音文字,因而教学中,教师应当抓住音素这一要素,适时地教给学生掌握字母(形)在单词中的读音(音),了解了字母的读音后,就象掌握了汉语拼音一样,可以拼读英语单词,而音标起着提醒我们了解字母在单词中的读音作用。但是,由于部分教师没有音素的概念,结果不能适时地使学生建立起音、形之间的联系及其单词的拼读意识,失去了培养学生拼读能力的良好契机。
3、重单音教学轻语流教学
现行中学英语教材从初一年级第二学期开始安排了重音、语调、意群、连读等语流教学的内容。但是,笔者发现:多数教师相对地对单音较为重视而对语流语调的教学重视不够。其表现为:1)、对于教材中所出现的相关的语流语调教学内容,教师往往是一带而过。让学生听一听,然后模仿一下。这样的教学方法仅就语流的单项练习来说也未常不可。问题的关键是部分教师不能结合课文的教学进行语流语调的训练。即脱离开单项语流练习,在进行课文教学时,什么重音、语调、连读、失爆等语流音变现象很少受到师生的重视,几乎全丢在脑后,致使学生习惯于朗读与背诵只能达意不能表情,没有韵律节奏,学生朗读背诵时差不多都一个味。甚至是夹带着地方音的英语。因而许多学生怕丢丑,不愿意当众朗读。话说回来,如果英语的语流语调掌握不好,学生就不会真正感受到所学英语的语音美,很难获得英语的真正语感,就会使英语的学习永远停留在语言学习的浅层上,无法触及语言所负载的文化底蕴,这也就很难使学生保持学习英语的兴趣。2)由于缺乏对语流语调教学的重视,为学生日后获取听说读写的能力种下暗疾。我们说,英语语流语调与汉语语流语调差别很大,曾有人将汉语的语流语调比喻为一串珠子,拔一拔,个个清晰有声,而英语的语流语调听起来恰似小溪的流水,哗啦啦,连续不断。可想而知,一个习惯于以汉语的语流语调朗读英语的学生,听力理解、口语表达、阅读理解与速度将直接受到严重影响。造成的结果要么听不懂别人讲的地道英语,要么自己讲的英语别人听不懂,并且阅读时还读不快。但是,一些教师在教学中意识不到这一点,用他们自己的话说“课还讲不完呢,哪有时间在课堂上训练学生的语流语调,让学生课下自己练习去吧。”可见,教师的教学指导思想正确与否,事关整个英语教学的成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