谈挖掘情感因素 促进师生互动
2015-10-09 01:03
导读:英语论文论文,谈挖掘情感因素 促进师生互动应该怎么写,有什么格式要求,科教论文网提供的这篇文章是一个很好的范例:
摘要:初中英语新课改强调课堂教学要落实“三维目标”, 即知
摘要:初中英语新课改强调课堂教学要落实“三维目标”, 即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也就是要改变传统的“重知轻情”的教学形式,这就要求教师充分发挥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的积极性和主动性,挖掘教材中隐含的情感因素,建立和谐的师生互动关系。
关键词:英语课堂;情感因素;师生互动
课堂互动是英语教学的实际过程,课堂互动就是改变教师满堂灌及改变学生被动地接受教学内容的教学方式。在英语教学过程中,教师应与学生积极互动,共同发展,要关注学生情感、态度,激发学生的积极性、主动性,促进教学相长。
在教学中,笔者是从以下几方面挖掘学生的情感,从而促进师生互动的。
一、以境导情,引发师生互动的爆发力
在英语教学中,一个好的导入能引发学生参与课堂的内在需要,因此教师首先应精心设计一个好的导入,从一开始就吸引学生的注意力,让学生不自觉地参与到课堂当中。
如在讲授Book 3(下)Module 7 Unit 2 Knives and forks are used for most food. 时, 笔者是这样引入的:把课桌摆成了几张餐桌的形式,以小组形式安排学生就座、进餐,多
数学生以中式餐饮习惯来进行,而当笔者向他们展示出一幅有关西餐礼仪的画面后,他们着实吃了一惊,他们忍不住问“Why?”于是,笔者趁势引出以下问题:What are the table manners in the western countries? What do people use when they have meals? etc. Please share your ideas with us. 学生的求知欲被点燃,积极地讨论着刚才提出的问题,笔者在每个小组间走来走去,时而点点头,时而发表一下自己的看法,整个课堂爆发出一种师生互动的和谐的、热烈的氛围。
(科教论文网 lw.nseaC.Com编辑发布)
二、以趣“激”情,提升师生互动的原动力
爱因斯坦说过:“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在课堂教学中,笔者注重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通过有趣的教学方法引发学生学习的原动力,使师生互动得到提升。
如在教学“What’s the weather like? ”这一课时,笔者并不是单纯地教授各种天气单词,而是把各种常见的天气与学生熟知的具体事物相联系,创设了一个既贴近学生生活又非常生动有趣的故事情境:
“同学们,今天我要给你们讲个故事。”接着出示了一张图片——上面画着太阳和小树,笔者向同学们介绍:This is a little tree and it likes sunny weather (第一种天气sunny很自然地被引出来.)出于对故事和小树的好奇,学生很快学会并记住了sunny这一单词。
笔者继续介绍:“Then the little tree says,I’m very hot, I want some…”(配以相应动作并为角色配音,让故事情节更生动)。
接着又问学生:“Can we help it? Guess what it wants.”此时课堂上学生的积极性完全被调动,争着抢着要说出自己的猜想.
笔者一边肯定学生的回答,一边拿出几张变换成其他不同天气的图片贴在黑板上,并以小树的口吻说道:“Thank you very much!”
就这样非常自然地引出 cloud/cloudy, wind/windy, rain/rainy 三种天气,学生们学起来也特别轻松。
由于故事情节的吸引,学生已经把自己融入了故事中,轻而易举地记住了其中出现的几种天气,使得原本枯燥无味的单词变得生动有趣。笔者及时地对能说出自己看法的学生进行表扬,传统的教师一言堂变成了气氛活跃的师生互动的课堂,学生的热情就更高涨了,师生互动得到进一步的提升。
三、以美育情,巩固师生互动的内驱力
教师要有目的、有意识地对学生进行审美教育,充分展示教学内容所包含的美,积极地引导学生反复感受和体味美,从而树立正确的审美观和感知美、理解美、欣赏美与创造美的能力。一旦学生与教师对美产生共鸣,在课堂上就能主动配合教师,产生“我要学习”的内驱力,师生互动会得到进一步的巩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