谈利用隐喻加强学生的文化意识(2)
2015-10-11 01:14
导读:在词汇教学中,除了教授字面意义外,教师还应该让学生了解词汇的内涵意义。“Dragon”在汉语中是一种吉祥的动物,于是就有了“龙腾虎跃”, “龙凤
在词汇教学中,除了教授字面意义外,教师还应该让学生了解词汇的内涵意义。“Dragon”在汉语中是一种吉祥的动物,于是就有了“龙腾虎跃”, “龙凤吉祥”, “龙运” 和 “中国龙”等说法。然而,在英语中“龙”具有“邪恶”的意义,于是就有了“the old dragon(the devil Satan)” 和 “to chase the dragon (to take Heroin)”的说法。如果学生具备了这方面的知识,当他们在英文中碰到“dragon”这个次的时候,他们就会用英语的思维方式区理解这个词以及整个句子的意义。在英语中,有很多的表达方式不能单独通过表达成分的字面意义来理解,因为它的意义是英语文化所独有的。“A walking skeleton”在英语中被用来描述一位瘦骨嶙峋的人,然而英语学习者第一眼看到这个词的时候,很容易会想到“行尸走肉”。在这种情况下,教师可以先引导学生进行文化对比,防止他们从字面上理解这个词汇的意义。
在语法教学中,也应该注意引导学生进行文化对比。教师可以通过引入两种语言的思维模式的差异开始文化对比。例如,在思维的顺序上,英语文化的人倾向于抽象思维,经常是从小到大进行思维,然而汉语文化背景下的人倾向于具体思维,经常是从大到小进行思维。在英语语篇中,有大量的隐喻思维,具有把动词转化成相应的名词的特征。例如:
① I gave him a friendly refusal of the party.
②Every year, voices rise to protest the insane commercialization of Christmas.
教师应该提醒他们注意这一特殊的语法现象并且进行细致的练习。
再者,教师可以通过概念隐喻来开展文化对比。英语中经常把“爱”比作是“旅程”,而汉语中却比作为“伴侣”。这种差异可以通过下面的表达体现出来:
They went to separate way. ----他们劳燕分飞了。
(科教作文网http://zw.ΝsΕAc.Com编辑整理)
They can’t turn back. ----他们无法再牵彼此的手。
They have come so far. ---他们相知相伴多年。
这样的对比不仅能够加强学生的文化意识,而且能够增加他们释义和使用隐喻的能力。
三.结论
隐喻的认识以文化为依据,隐喻的成果以文化为载体,同时又促进文化的发展因此在英语教学中利用隐喻加强文化意识是一条可行的有效的途径。
众所周知,教师在加强学生的文化意识方面发挥着极为重要的作用,因为他们对文化本质和文化多样性的认识在对学生认识和方法论的的选择方面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没有教师的积极参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