计算机应用 | 古代文学 | 市场营销 | 生命科学 | 交通物流 | 财务管理 | 历史学 | 毕业 | 哲学 | 政治 | 财税 | 经济 | 金融 | 审计 | 法学 | 护理学 | 国际经济与贸易
计算机软件 | 新闻传播 | 电子商务 | 土木工程 | 临床医学 | 旅游管理 | 建筑学 | 文学 | 化学 | 数学 | 物理 | 地理 | 理工 | 生命 | 文化 | 企业管理 | 电子信息工程
计算机网络 | 语言文学 | 信息安全 | 工程力学 | 工商管理 | 经济管理 | 计算机 | 机电 | 材料 | 医学 | 药学 | 会计 | 硕士 | 法律 | MBA
现当代文学 | 英美文学 | 通讯工程 | 网络工程 | 行政管理 | 公共管理 | 自动化 | 艺术 | 音乐 | 舞蹈 | 美术 | 本科 | 教育 | 英语 |

谈利用隐喻加强学生的文化意识

2015-10-11 01:14
导读:英语论文论文,谈利用隐喻加强学生的文化意识论文样本,在线游览或下载,科教论文网海量论文供你参考: 摘要:隐喻作为一种语言现象在语言文化发展中起着主要的、决
摘要:隐喻作为一种语言现象在语言文化发展中起着主要的、决定性的作用.语言中要特别注意隐喻的理解,在语言教学中增加文化的介绍是十分必要的。笔者从隐喻的角度入手,探讨英语教学中加强文化意识的途径。

关键词:隐喻 文化意识 英语教学 有效途径

  一.引言
  隐喻作为一种语言现象,是人们感知和体验现存社会的认知工具,它深植于人类的语言、思维和文化中, 是语言理解和语言习得中不可缺少的工具,在语言文化发展中起着主要的、决定性的作用。语言中要特别注意隐喻的理解,在语言教学中增加文化的介绍是十分必要的。笔者从隐喻的角度入手,从加强文化引入和提高文化差异意识两个方面探讨英语教学中加强文化意识的途径。
  二、利用隐喻,增强文化意识的有效途径
  2.1 加强文化引入
隐喻是一种普遍的现象,因不同的文化而具有不同的形式,因此在跨文化交际中要特别注意隐喻的理解,在语言教学中利用隐喻增加文化介绍时十分必要的。
  在词汇教学中,教师对一些词和词组特别是习语引入一些文化背景。习语通常被看作是一些固定短语,其意义不能从句子的单独成分中得到,因为他们的意义是与文化密切联系的。因此在教授习语的时候,教师除了要引入一定的文化背景,还要要求学生课后查阅词典了解它的来源和隐喻意义。在培养学生灵活使用习语的能力的时候,教师可以教师可以把习语放在不同的语境中让学生加以理解。教师可以通过总结一些相关的例子进行目的语的文化引入。例如,英国和其它西方国家信奉基督教,因此,英语中出现的大量的隐喻与基督教有关,“shepherd”, “the morning star”, “son of man” 都可以用来指代耶稣。教师可以使用这样的例子引入文化背景和增加学生的文化意识。
(科教作文网 zw.nseac.com整理)

  在翻译教学中,教师可以举例在翻译前引入文化背景,例如,尽可能清晰易懂的口头引入;分发资料分组讨论;要求学生课前阅读相关资料的文化背景等等。教师也可以在翻译的过程中引入文化背景,例如:
  People consider that what he had played on occasion was no more Judas Kiss.
  在翻译这个句子的过程中,学生必须要了解关于“Judas”的背景知识,在这种情况下,教师的文化介绍是必要的。学生们了解了这一背景知识后,教师可以引导学生尝试不同的方法翻译这个句子。要加强学生的隐喻认知,也要加强他们的文化意识,在英语教材中,随处可见隐喻表达,特别是习语,他们与文化密切相关。由于中国学生是在非英语文化环境中学习英语,他们的英语语言输入量是有限的,因此他们发现理解一些逼真的和程度比较深的语言材料是很困难的。在这种情况下教师加强学生的文化意识和提供尽可能多的文化背景知识是必要的。例如:
  Being a teacher is being a present at the creation, when the clay begins to breathe.
  理解这个句子的关键在于“creation” 和 “clay”的隐喻意义,他们的隐喻意义来自于《圣经》里上帝用泥土造人这一说法,如果学生具有这方面的相关知识,他们就不难理解这个句子,其中教师的工作被比喻成上帝的创造。
  教师还应该通过具体的例子加强学生的文化意识,如果必要提供给他们某一词汇的文化背景知识,以此加强学生在一定文化背景知识下学习词汇的能力,从而避免单纯从字面上理解词汇。久而久之,学生就会倾向于重塑他们的文化观,用英语的思维方式学习英语,同时他们的隐喻能力也得以逐步得以加强。
  2.2.提高文化差异意识
  文化对比对提高学生的隐喻意识也是很有帮助的,因此对比目的语和原语之间的差异是一种很好的教学方法。文化差异广泛存在于词汇,语法和语篇中。在英语教学中,教师可以引导学生通过两种语言的相同之处来学习词汇,另一方面,也要注意文化差异,和有意识的发展学生的文化差异意识,从而塑造他们对词汇,语法和语篇的英语思维模式。
上一篇:浅析认知语言学翻译观与翻译能力培养 下一篇:没有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