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探信息技术教学中的技巧(2)
2015-10-14 01:22
导读:纯粹的信息技术知识琐碎而枯燥,如果不对教学内容和手段进行精心的设计,学生必然会产生“厌学”的情绪,要想让学生“爱学”就要把信息技术知识有机地
纯粹的信息技术知识琐碎而枯燥,如果不对教学内容和手段进行精心的设计,学生必然会产生“厌学”的情绪,要想让学生“爱学”就要把信息技术知识有机地溶入学生喜闻乐见的任务中,关键在于怎样去精心设计教学。
3.1学习目标新、有趣味性。
好的信息技术课应寓教于乐,以实践第一为指导思想,以学习解决问题的过程为主轴。这样出示目标的时候,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并使之成为他们学好这堂课的驱动力。
利用游戏,激发学生自主学习,既然学生爱玩游戏,那么就让学生通过玩游戏来激发他们想学的愿望。把计算机新课的学习寓于游戏之中,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在学生浓厚的兴趣中学习新知识,掌握新技能。
例如:学习指法是非常枯燥的,如果教师一开始直接讲解手指的摆放要求和指法要点,学生不但学得很累,而且很不愿学,更加不能强迫其练习了。我在教学中就采取游戏引入的方法,先让学生玩《金山打字通》,比赛谁的成绩好或者与老师比赛。学生在“青蛙过河”等游戏的实践中发现,要取得好成绩就必须练习好指法。于是,就有人提出如何能够打得又对又快。在这种情况下,老师再讲解指法练习,学生学得很认真。
3.2教学过程始终具有实践性,能让学生充分动手。
教师在课堂上要放开手脚,让学生去做,“无为而无不为”、“要知此事躬行”,学习目标的完成要让学生乐意去做,使学生积极主动地探索和获取知识,并能潜移默化地增强学生多方面的能力,使他们掌握真正的信息技术,并终生实用。让每个学生都参与到学习中,学习也变得愉快了。
这样使他们能够在教中学,在学中乐,不再出现“厌学”思想,而是自己“爱学”,主动地学习信息技术知识;这样不仅让学生掌握和吸收了所学的知识,也让他们尝到了成功的喜悦和成就感。
4.接下来把“学生能够学习”转变为“学生会学习”——选择适当方法
在信息技术教学中,学生科学的学习方法显得尤为重要。教师在进行课堂教学时,不能只注重教,而要引导学生进行创新学习,建立和形成充分调动、发挥学生主体性的多样化的学习方式,使学生成为一个真正的会学习的人。
4.1主动学习法。
主动学习,是指学生充分发挥个体主观能动性而进行的创新性学习,强调学生在反复实践中独立完成学习任务。
信息技术课中有许多教学内容需要学生主动学习,通过实践才能达到用语言也无法形容清楚的程度。比如计算机的认识、开机与关机、认识窗口、用画图画画、整理桌面等等,积极主动地探索练习,很轻松的完成了比用语言阐述多十倍之多的新的任务。这样不仅培养了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也培养了学生的创造能力。
4.2设置问题学习法。
基础理论知识的传授依靠教师,而实践操作却很大部分需要学生自行解决,在教学中设置相关任务,提出问题,让学生通过自主操作、集体讨论来解决问题,这是信息技术课教学常用的方法。例如在Word文字处理综合练习时,教师可以提出事先打印分发一篇文章,设置相关问题,如标题的排版,文字的修改,段落的连接,分段,段落调整,段落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