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外语教学中高耗低效的成因分析
2015-10-12 01:03
导读:英语论文论文,当前外语教学中高耗低效的成因分析怎么写,格式要求,写法技巧,科教论文网展示的这篇文章是很好的参考:
摘要:外语教学的高耗低效是几十年来存在的事实,改革外语
摘要:
外语教学的高耗低效是几十年来存在的事实,改革外语教学,提高外语教学 的效率是外语教学研究的一大 课题。本文拟就当前外语教学中高耗低效的成因 作如下初步分析。
一、对语言和语言学习的规律不重视, 在教学法上本末倒置,是外语教学 低效率的原因之一。
语言是人类交际的工具,语言最广泛、最高效率的使用途径是听和说,会听 能说是一般人掌握一种语言的 主要标志和初级阶段,也是一般人向掌握一种语 言的高级阶段——听、说、读、写都会发展的基础。有统计资 料表明:在人类 的交际活动中,语言的听、说、读、写各功能的分配比重为:听占45%,说占 30%,读占16% ,写占9%。因此, 客观要求我们的外语教学首先是要使学生 会听能说。但在外语教学的实践中,我们还没有 把对学生听、说的训练变成教 学的中心环节,还没有把教会学生会听能说作为外语教学的最基本和最主要的目 标。
由于现阶段考试设备和技术的限制,我们用来测量教学效果的外语考试还没 有与客观要求的语言教学目标 较好地统一。通常的外语考试偏重于笔试,听力 部分的比重在20%以下,甚至有的考试只有笔试而没有听力部 分,这样的考试 测量了学生的读、写能力,基本上测量不了学生的听、说能力,测量的结果与客 观要求的语言 学习成效之间存在较大的偏差。在越来越数字化的社会中,考试 的分数对教师和学生都是很重要的。这样的社 会环境,这个偏差的存在,使教 师和学生们自觉和不自觉地运用不科学的教法和学法,不注意语感的养成,不 注 意听、说能力的培养,死记硬背单词、例句和语法,甚至是有形无声地死记硬背。 我们不得不注意一个客观 存在的现实:在起始年级,外语教学的内容不多且知 识不难的情况下,使用死记硬背的教法和学法同样能在笔 试中获得满意的分数。 这种教学方法是非常明显的短期行为,其最大的危害是加大了后续教学的难 度。因为,这种记忆没有在听 、说训练下形成语感基础,这种记忆的知识不能 随意地被听、说使用而重新被强化记忆。
(转载自科教范文网http://fw.nseac.com)
这种教学方法忽视对学生听、说能力的训练,只注重学生对语言文字形象的 摄入和输出。不符合语言学习 和
心理学的规律,是本末倒置的教学方法。 语言学认为:语言起源于发音,然后才有文字。类比
人类学习母语的过程, 亦是先听说,后学习读和写。 方法论的一条规律告诉我们:历史和逻辑是统一 的,运用历史与逻辑统一的方法进行教学,有利于缩短学生的 认识过程和提高 教学质量。外语教学是一个大众参与的科学的实践活动,这个活动的过程要遵循 一般性的科学 原则。虽然外语的教学不是语言的起源,也不一定要应用母语学 习的模式,但我们必须认识到听和说的训练在 外语教学中的重要作用。
语言有"音"和"形"之分,"音"是语言在听和说这两个生理功能之间的 载体,"形"是语言在读和写 两个生理功能间的载体。从某种意义上讲,外语 教学就是通过"音"和"形"的刺激在学生的大脑皮层形成兴 奋中心与兴奋中 心的相互联系,构成一个关于外语知识的体系。这个体系的构成与听、说、读、 写这四个生理 功能密不可分。我们承认缺一也可,但为了研究教学效率,我们 有必要对它们进行一些比较。“说”是发音器 官的功能在大脑语言中枢和发音器 官的共同作用下完成的,它伴随有发音器官的运动。"写"是手的功能在大 脑 语言中枢和手的共同作用下完成的,它伴随有手的运动。手有很多方面的生理功 能,而发音器官的功能则比 较单一。从而我们可以认为发音器官与大脑语言中 枢的联系紧密,这就是"说外语"容易在发音器官形成运动 习惯的原因,这种 生理习惯就是在外语学习过程中辅助作用很大的语感。可见语感培养的主要途径 是"说"。
(科教作文网 zw.nseac.com整理)
外语教学的各个不同阶段都有不同的教学目标,但每一个阶段都应该重视学 生在听和说方面的训练,绝不 能把"听"、"说"、"读"、"写"对立起来。 只有在"听"、"说"基础上的"听"、"说"、"读"、 "写"语言教学才 是有意义的,"听"、"说"对"读"、"写"是有帮助的,是统一的。"听"、 "说"、 "读"、"写"和谐统一的教学法才是可持续发展的高效率的外语教 学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