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探大学英语教学中的人文素质教育
2016-06-10 01:01
导读:英语论文论文,浅探大学英语教学中的人文素质教育在线阅读,教你怎么写,格式什么样,科教论文网提供各种参考范例:
摘要:大学英语教学与人文素质教育是不可分割的,英语语言的
摘要:大学英语教学与人文素质教育是不可分割的,英语语言的学习,其实也是英语文化的学习过程。阐述了英语教学与人文素质培养的内在联系,以及如何在大学英语教学中进行人文素质教育。
关键词:大学英语教学 人文素质教育 教育内涵
随着国家改革开放的日益深入,社会对
外语人才的需求十分旺盛,大学英语教学的重要性日益彰显。但是,一些院校把教学的主要目标和着力点放在了应试和过级上,而对学生综合素质的培养,特别是对大学生的人文素质教育并未引起应有的重视,从而造成大学英语的文化属性并未真正得以实现。近年来,不少专家学者、大学教师逐渐认识到这个问题的严重性,开始转变教学理念,研究如何在大学英语教学中渗透人文精神,并写出了大量有借鉴价值的学术论文或体会文章,对在大学英语教学中进行人文素质教育起到了引导、推动作用。
一、正确把握英语教学与人文素质教育的内在联系
教育部在《关于加强大学生文化素质教育的若干意见》中指出,文化素质教育,重点指人文素质教育,主要是通过对大学生加强文学、历史、
哲学、艺术等人文社会科学方面的教育,通过对文科学生加强自然科学的教育,以提高全体大学生的文化品位,审美情趣,人文素养和科学素养。由此可见,所谓人文素质教育是指在教育过程中,使学生们得到文学、历史、哲学、艺术等人文学科的若干知识,得到一定的艺术修养和中外文化精髓的熏陶,从而成为有良好素质的人。
而纵观前些年的大学英语教学,上述精神并未真正得到落实。英语教学的着眼点多放在听、说、读、写等应试能力的训练上,许多教师仅仅将英语教学看成是语言能力的训练,将四、六级通过率作为教学目标,而很少将英语作为一种文化来传授,忽视了学生人文素质的培养。
(转载自科教范文网http://fw.nseac.com)
实际上,语言与文化水乳交融,相辅相成。“只学习语言,而不了解其赖以自下而上的文化就等于无本之木,无源之水,就永远掌握运用不好语言。”英语语言的学习,就是英语文化的学习,也就是人文素质提高的过程。任何一种语言总是和使用这种语言的民族或国家的历史、文化、社会背景等因素息息相关。加强文
化学习有利于学生加深对语言意义的理解和得体地使用语言,能够减少因文化差异而产生的用语失误,从而更好地与使用英语的人进行交流,明确表达自己的思想感情,使英语真正成为国际交流与合作的工具。另外,通过客观全面地分析介绍西方文化,使学生能够全面地认识世界,思考世界上发生的问题,增强他们的跨文化交流意识,使学生在掌握语言的同时,形成正确的世界观、道德观和价值观,并且能够全面公正地认识中西文化差异,培养爱国主义精神,全面提升素质。反过来,文化知识的学习,人文素质的提高,也有助于提高教学效率和学习质量。
二、深入挖掘英语教材中人文素质教育的内涵
大学英语教材中的人文知识涉及领域十分广泛,大体涵盖了有关英语国家或民族的历史、人物、
政治、经济、科技、文学、宗教、习俗等,可以说应有尽有。仅以《21世纪大学实用英语综合教程》第一册为例,每一篇课文都包含人文素质教育的内容。如实现自身价值方面:《大学——人生的转折点》(College - A Transition Point);人与社会方面:《他帮助了盲人》(He helped the Blind);感恩教育方面:《感谢妈妈为我所做的一切》(Thanks, Mom, for All You Have Done);财富观教育方面:《果园里的财宝》(The Treasure in the Orchard);人生观教育方面:《追寻我的梦》(Tracking Down My Dream);建立和谐社会方面:《无可指责》(Blameless)……我们应当充分挖掘和使用好教材中的人文教育素材,使学生真正领悟其中的文化内涵,在学习语言的同时,自然而然地受到人文素质教育。 三、大学英语教学中进行人文素质教育的途径和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