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首页哲学论文经济论文法学论文教育论文文学论文历史论文理学论文工学论文医学论文管理论文艺术论文 |
摘要:师范院校培养的英语专业学生,毕业以后如果想成为一名优秀的英语教师,不但要具有深厚扎实的英语学科文化素质,更应具备较强的英语教育教学技能。从培养英语专业师范生的教师专业精神、英语学科专业知识与从师技能、教师教育理念以及重视英语微格教学训练四个方面提出如何培养高师英语专业学生的从师素质。
关键词:高师 英语专业 从师素质 教师教育理念 微格教学训练
引言
随着《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深化教育改革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的决定》的实行,越来越多的人在关注素质教育的实施。在这样的大环境下,建设一支高素质的教师队伍尤为重要。我国伟大的教育家陶行知先生说过:“教师手里操着民族和人类的命运。”师范院校的英语教育专业肩负着为中小学培养输送合格的英语教师的使命。李岚清同志曾经指出:“师范生教育是教育不可缺少的部分,师范教育的发展水平,关系到一个国家未来文化水平和文化素质”,“师范院校的毕业生,走上社会以后,肩负着培养祖国未来人才的重要任务,他们的整体水平如何,对社会、对青年的影响都极大。抓好师范院校学生的全面素质教育具有特殊而又重要的意义。”基于此,全国各所高师院校正在从教育思想、教育观念、素质教育理论与实践等方面展开深入的讨论,深刻认识对师范生进行素质教育的重要性,并积极探索培养优秀师资的有效途径和方法。高师英语专业的学生在大学生活中应该以教师的标准来衡量自身,加强师德修养,不仅应具有宽厚扎实的英语学科文化素质,更应具备较强的英语教育教学技能,为毕业后成为一名合格的英语教师奠定良好的基础。提高英语师范生的整体从师素质,打造高水平的师资队伍是实施英语素质教育的必要前提和根本保证。 您可以访问中国科教评价网(www.NsEac.com)查看更多相关的文章。
一、问题的提出
师范院校是培养各级教师的摇篮,是我国基础教育之“母”。高师院校宗旨和办学目标是要为基础教育培养和输送大批合格过硬的教师。然而,由于近年来社会上对高师院校英语专业的需求量很大,导致学生数量迅速膨胀,学生自身素质有所下滑,一些学生存在语言素质不过关、学习态度不端正、缺乏对未来职业的思考规划等问题。此外,在办学过程中,一些高师院校英语课程设置及教材选用还不够合理,对学生从师素质的培养和从师能力的训练重视程度不够,英语课堂教学存在与师范能力的培养相脱节现象,偏离了社会和时代对师范教育的需要,导致高师英语专业对学生从师素质的培养还存在一些问题。
二、培养高师院校英语专业学生从师素质的方法与途径
(一)培养英语师范生的教师专业精神
教师专业精神,是教师在教育教学活动中,正确处理各种利益关系所应遵循的最根本的行为准则,它贯穿于教师专业活动的始终。英语教师的专业精神主要表现为专业价值观、事业心、责任心和敬业精神。专业价值观是关于个体对教师专业的个人及社会价值的认识,它是专业精神的具体体现。教师专业的社会价值是人们较为熟知的,充分认识英语教师的社会价值,可以使教师产生专业荣誉感和使命感,有助于增强英语教师的事业心、责任心和敬业精神。教师专业的服务宗旨是为社会培养人才,其社会责任重大,教师专业的服务对象是处于成长中的青少年儿童,教师对学生的身心健康发展有极大的责任。强烈的事业心是搞好外语教学工作的基础和动力。
责任心强的教师能自觉搞好教育教学工作,关心学生的思想、学习和身心发展状况。具有敬业精神的教师热爱所从事的职业并具备愿为做好这项职业而作出极大努力的信念。只有将学生交给具备以上专业精神的教师,学校和家长才是放心的。但是在商品经济大潮冲击下的当今社会,人们的思想观念也发生了变化,很多人只看重金钱,不顾其他,尤其是外语学科自身的特点更容易受社会环境的影响。因此,高师院校的教师应该在教育教学中有意识地培养学生的爱岗敬业精神和自觉奉献意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