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运用生本教育理论提高大学英语口语课堂教学
2016-07-04 01:04
导读:英语论文论文,论运用生本教育理论提高大学英语口语课堂教学样式参考,免费教你怎么写,格式要求,科教论文网提供的这篇文章不错:
摘要:生本教育理论是在建构主义学习理论指导下现今流行的
摘要:生本教育理论是在建构主义学习理论指导下现今流行的一种教育理论。传统的大学英语口语教学模式已经不能适应时代发展的需要,要提高学生的英语口语交际能力就必须进行改革。在大学英语口语教学实践中,运用生本教育理论,重视生本教育理论指导下的教学设计,真正提高大学英语口语教学
关键词:生本教育理论 英语口语 课堂教学
生本教育理论是在建构主义学习理论指导下,现今流行的一种教育理沦,它的主要思想是指为学生设计一种以学生好学为中心的教育体系,整个教学的月的和教学的过程的终端,是学生的主动发展。生本教育的课程观主张“.立课程,大作功夫”。教给学生的基础知识要尽可能地精简;而腾出时间和精力让学生进行大量活动,体现“教少学多”的原则,主张学科内部整合和整个课程整合。在教学实践当中,笔者意识到在大学英语口语教学中,要摆脱以教师为本的教学模式,用一种以学生为本的教育观念来重新设计教学,以求达到最好的教学效果。
1大学英语课堂教学中面临的问题和存在的障碍
1.1学生语言训练机会少
口语能力的提高必须通过大量的反复的练习,每个学生栩泌须有足够多的机会进行实践,但班级人数多就很不利于口语训练活动的开展,学生就自然难以提高口语能力。近年来,各高校扩招,一个班级学生人数都在5。人以上,有的甚至更多,或者把两个班合起来集中在一个教室,教师使用扩音机、投影仪和多媒体讲课,然而不论何种方式,都让学生很难有较多的机会练习口语。例如一个50人的班级,老师每次课给15分钟时间让学生做口语练习,最多有3人能够有机会,一周也只有C人,一学期完了每人也就最多得到两次机会,这对提高英语口语能力远远不够。
1.2缺乏英语语言环境
我国的大学生是在汉语的环境中学习英语的,每周就只有有限的几节英语课,课堂上的一点口语训练很难在课外得到巩固。同时,有些教师自身素质也存在问题,发音不够准确,不能流利或自如地用英语进行教学,这些都不利于口语能力的提高。更有甚者,有些老师在课堂教学中根本不进行口语活动。据中国
外语教育研究中心2(N12年初在我国3所院校的9(N)多名大学英语教师进行问卷调查,其结果显示,只有3%的教师在课堂教学中对学生开展口语活动,这样就造就了许多“说不出”、“不能交流”的人才代.
1.3学生本身存在语言和心理障碍
口语交流时,纯正而标准的发音,无语法、句普误,是每个学生的梦想,但他们英语基本功不扎实,语音语调不够规范,词汇量不够大,语法不够熟练。同时说话时还要受母语的影响,对要输出或输入的信息不能直接用英语思维,还要借助母语来认知,想表达却难于开口。这样就让学生产生畏难心理、怕说不好受批评,怕遭人耻笑,越怕越不说,越不说就越不会说,由此就慢慢地失去了说英语的自信心,也就失去了用英语与人交流的信念和渴望。
2大学英语口语课堂教学必须强调以学生为中心
2.1以学生为中心的教学模式
所谓以学生为中心的教学模式,就是课堂教学中充分利用教学资源,以教师为主导,学生为主体、来调动学生积极参与语言活动的积极性和主观能动性.增加学生的参与机会,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发挥他们的思维能力和创新能力。
2.2以学生为中心的教学模式的优势
众所周知,课堂活动是师生的双边活动,如果老师采取“一言堂”式的灌输,学生就很容易厌倦,注意力分散,以致难以达到教学目的。在实际教学中,以学生为中心组织教学,让学生尽可能地参与语言活动实践,就会大大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同时,以学生为中心的课堂教学必须体现学生的需求,为了满足学生运用英语进行交流的需求,教师就要为他们创造机会,用真情实景让他们运用巩固语言知识,让教师“寓教于乐”、学生“离学于乐”。
(科教范文网http://fw.ΝsΕΑc.com编辑) 现代教学法专家Earl Stevick认为,教师不应当是课堂的中心,真正的中心应该是学生,学生应是教学的出发点,是教学过程中积极主动的参与者。他还强调,教学过程中至关重要的是把“学习原则”(从学生的角度看教学)放到“教学原则”之前。当然,强调大学英语日语课堂“以学生为中心”,并不意味着教师就没有任务,或任务的减轻,相反,这对教师提出了更高的要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