计算机应用 | 古代文学 | 市场营销 | 生命科学 | 交通物流 | 财务管理 | 历史学 | 毕业 | 哲学 | 政治 | 财税 | 经济 | 金融 | 审计 | 法学 | 护理学 | 国际经济与贸易
计算机软件 | 新闻传播 | 电子商务 | 土木工程 | 临床医学 | 旅游管理 | 建筑学 | 文学 | 化学 | 数学 | 物理 | 地理 | 理工 | 生命 | 文化 | 企业管理 | 电子信息工程
计算机网络 | 语言文学 | 信息安全 | 工程力学 | 工商管理 | 经济管理 | 计算机 | 机电 | 材料 | 医学 | 药学 | 会计 | 硕士 | 法律 | MBA
现当代文学 | 英美文学 | 通讯工程 | 网络工程 | 行政管理 | 公共管理 | 自动化 | 艺术 | 音乐 | 舞蹈 | 美术 | 本科 | 教育 | 英语 |

论我国大学英语教育的完善

2016-07-23 01:03
导读:英语论文论文,论我国大学英语教育的完善样式参考,免费教你怎么写,格式要求,科教论文网提供的这篇文章不错: 摘要:英语向来都是大学课程中的重点科目,尤其是在当今全球
摘要:英语向来都是大学课程中的重点科目,尤其是在当今全球一体化的经济形势下,赋予了大学英语教育不容忽视的地位,我国近年来在大学英语教育方面进步很快,但也出现了很多亟待解决的问题。本文揭示了我国大学英语教育存在的一些问题,总结了国内学者的主要观点,最后提出了自己的一些关于完善大学英语教育的对策。

关键词:大学英语教育 问题 对策
  
  一、我国大学英语教育中存在的问题
  
  大学英语课程是教育行政主管部门最重视,同时也是学生花费时间最多的一门课程,大学英语教师是高校教师中平均教学工作量最多,教学最辛苦的教师群体之一。多年来,我国大学生的英语水平不断提高,培养了很多优秀的外语人才,为我国社会和经济的发展做出了杰出贡献,这是不可否认的事实。但是在这些成绩的背后,又存在许多束缚英语教育前行的问题:(1)学习者的语言运用能力与教学的实际投入存在着比较大的反差;(2)学校和教师在教学上的投入较大,而实际效果却并不理想;(3)大学英语教学体系及课程设置还不能完全满足学习者的实际需要;(4)在教学观念、教学方式及内容上依然较多地重视语言知识的传授;(5)许多高校依然看重考试结果,对教学过程及学习者外语能力的培养未能给与相应的重视。
  
  二、国内学者关于我国大学英语教育改革的主要观点
  
  1.调整大学英语教育中的过度教育和不足教育
  所谓过度教育,“即一个社会或个人所拥有的教育超过了需要,所获得的技能超出了工作中所要求的技能,是一种技能低效用现象。”我国的大学英语教育,存在一定程度的过度现象。主要表现在:原有的《大学英语教学大纲》与最新的《大学英语课程教学要求(试行)》相比对大学生在词汇量方面的要求仍然过高,使不少大学生把外语学习变成了单纯的词汇学习;对英语的语法知识讲授过多,离开语言环境和语言运用的知识讲解难以收到实际效果。既然存在教育过度就必然存在教育不足,所谓教育不足,“即一个社会或个人所拥有的教育没有达到实际工作的需要,所获得的技能不能胜任工作中所要求的技能的现象。” 教育不足表现在大学英语教学中,就是大学生将来工作实际所需要的英语能力不能在大学阶段加以解决以至不能胜任工作。大学英语教学的不足主要表现在两方面:一方面,对于绝大多数大学生来说,是英语交际能力的不足,他们既没有起码的英语口头表达能力,学会的是“哑巴英语”,又缺少书面写作能力,甚至连一些最基本的应用文如会议通知、求职信等也写不好;另一方面,对于希望通过英语学习进行深造、进行研究的大学生来说,现有的英语教学既缺少文化底蕴,又难以满足其作为工具进行专业研究的需要。 既然如此,就应该在今后的教学中调整教学内容,减少过度投入,补强不足教育。 (科教作文网http://zw.nseAc.com)
  2.在大学英语教育中实行导师制
  “导师制”(tutorial system)早在14世纪就由英国教育家提出。17世纪,英国的牛津、剑桥等高校在研究生教育中普遍采用这种制度,其实质也就是对研究生的“个别辅导制”,并不用于本科生。但是当前在教与学的关系上,要克服忽视学生的创新思维和能力,树立教师指导下发挥学生独立性与创造性的思想观念,大学教学应“以人为本”,立足于培养人的素质这一教育出发点。导师制的实施正是顺应这一教育发展目标,使单纯的教学提高到了教育这一高度。第一,能发挥教师的主导作用,促进学习者的自主性。大学生在大学里除了学习知识外,从更广的意义上说还必须获得一种能力,这种能力使其在走出校门后能够应付各种情况。第二,实施本科生导师制是因材施教、培养复合型人才的有效途径。《高等学校英语专业英语教学大纲》根据21世纪的时代特点和对人才的需求,提出了复合型人才的培养问题。新大纲对21世纪人才的规格做了如下规定:“这些人应具有扎实的基本功、宽广的知识面、一定的相关专业知识、较强的能力和较高的素质。”为了达到这些要求,学生迫切需要有一些富有教育经验、懂得教育规律、具有较高水平的专业知识和合理的知识结构、具有专业学习指导能力的“导师”。实施本科生导师制是实现教学相长、优化师资的最有效形式。导师不仅要了解专业教学计划及其课程设置,更应了解本专业各学科的前沿动态,熟悉其在社会中的实际应用状况和发展趋势,注意相近领域和交叉学科的基本知识。
上一篇:谈人文主义思想对大学英语教学改革的启示 下一篇:没有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