英语教学中的语言错误及纠错原则(1)
2017-08-08 05:16
导读:英语论文论文,英语教学中的语言错误及纠错原则(1)样式参考,免费教你怎么写,格式要求,科教论文网提供的这篇文章不错:
摘 要:本文回顾了二语习得领域对错误的研究历程,剖析了错误
摘 要:本文回顾了二语习得领域对错误的研究历程,剖析了错误产生的根源,同时根据语言教学的方法和作者的教学实践,并结合二语习得方面的实证研究成果,提出了英语教学中的纠错原则 ——情感原则,效率原则和分类纠错原则。
关键词:英语教学 语言错误 纠错原则
一、引言
外语教学中的语言错误是客观存在的,也是不可避免的。正如其他的实践活动一样,在外语学习中,许多学习者自始至终都在与错误作斗争,力求在消灭错误中达到语言学习的完美。然而,实践证明,完全消灭语言错误只是一个美好的梦想。众所周知,英语教学是一个很复杂的工程。特别是在英语作为外语教学的社会环境中,英语教学不仅要涉及纯语言知识,而且还必须考虑语言变体,语用知识,文化差异,母语影响,教学方法,学习者差异等许多相关因素。加之语言石化现象的产生,只有为数很少的学习者才能达到 目的语国家人的语言水平。因此,语言错误就成为英语教学中的一大难以根除的顽疾。既然如此,那么我们应该怎样面对学生的语言错误呢?
二、语习得研究中的错误研究
错误研究在二语习得领域占有很重要的地位。在二语习得研究的早期,行为主义
心理学和结构主义语言学为其发展提供了理论支持。以Ivan Pavlov 和 B.F.Skinner 为代表的行为主义心理学认为,语言学习是一种人类行为,他同其他的人类行为一样是通过刺激——反映——强化 而逐渐形成习惯的过程。行为主义心理学把语言视为层级结构的结构主义相结合形成了有影响的对比分析学说(the contrastive analysis hypothesis)。该学说认为,二语习得中的语言错误和主要障碍源于母语对二语的干扰,通过对两种语言的结构分析,语言学家们便可预测学习者在语言学习中难点。语言学习从根本上来说就是克服母语与目的语体系中的差异,这种差异也就是我们所谓的母语负迁移。在Lado等人的基础上, Stockwell 等进一步提出了难度等级表来具体衡量两种语言的差异性,并以此来解释学习者所犯的错误。20世纪60年代末,以乔姆斯基为代表的心灵学派对机械的行为主义提出了挑战,加之教学实践及该理论本身的局限性,对比分析逐渐被错误分析(error analysis )所代替。语言学家们试图从学习者的语言错误入手,通过对错误地分析来探索二语习得的心理过程及学习规律。语言错误成为研究者的主要研究材料,错误分析成为习得研究的主要切入点。然而,错误分析也不是十全十美,它仍然建立在与目标语的差异描写上,忽视了语言学习者在认知过程中的主体作用。1972年,Selinker 提出了中介语(interlanguage)的概念。他认为,学习者在外语学习中所掌握的语言既 不同于目的语又不同于母语,是母语与目的语的中间状态。中介语理论的提出标志着二语习得研究开始成为一门独立的学科(杨连瑞,2005)。从此,大量的习得理论和实证研究成果不断地涌现出来。
(转载自http://zw.nseac.coM科教作文网) 在二语习得短暂的历史中,我们可以发现,不管是对比分析还是错误分析,以及后来的中介语理论, 对学习者错误的研究始终是二语习得研究的重点所在. 同时我们也可以发现,在对待错误的态度上研究者更加理性和成熟,他们在能动的思考中经历了拒绝错误——接受错误——分析错误的重大转折.Corder(1967)认为, 学习者的错误是非常重要的,它可以给研究者提供学习者关于如何学习语言的证据,以及语言学习中学习者所使用的策略和程序. 由此可见,语言错误实际上是一种宝贵的教学资源 .在教学中,只要教师正确地对待学生的语言错误,经常地进行课堂行动研究,理性的分析学生的语言错误,教师就可以掌握学生的学习认知规律,就会发现自己在教学中存在的问题,这种源于学生语言错误的冷静思考无疑会在更深更高的层次上改进和催动我们的教学工作.
三、错误探源
为了帮助学生形成正确的语言体系,消除语言的石化现象,加快学生过渡语阶段的语言发展进程,对学生的语言错误进行分析和纠正是十分必要的. Corder(1967)把语言错误分为两种——mistakes 和 errors 。 前者指学习者对一定的语言规则没有正确的使用,这种普遍存在的错误不是来源于语言能力的缺陷,而是由于语言输出中的监控失灵造成的。后者指学习者的中介语与目标语的本族使用者所使用的语言的差异,它反映了学习者的过渡语的发展水平。本文中所指的错误自然涵盖了mistakes 和 errors两种情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