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析语境中的翻译行为(1)
2017-08-09 04:44
导读:英语论文论文,浅析语境中的翻译行为(1)怎么写,格式要求,写法技巧,科教论文网展示的这篇文章是很好的参考:[摘要]语言是社会文化的载体,翻译则是以负载文化信息的双语转换来表达原语
[摘要]语言是社会文化的载体,翻译则是以负载文化信息的双语转换来表达原语信息内容的,因此我们应从认知语用学语境的角度来审视翻译运作,用动态思维的模式来处理从原语到译语之间的转换。 [关键词]语用思维 语境 翻译
一、引言
语用学是研究符号与符号解释者之间的关系。而翻译是源语符号与译语符号之间的动态转换,译者的解释意图在其中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换句话说,译者的认知思维是从源语文本到译语文本转换的关键,因此,认知语用思维与翻译之间的关系是值得我们探讨的重要课题。
对意义的探讨与表达是翻译的主要运作和目的。诚如奈达所说,翻译即译义。意义可分为两类:一类与所用的词密切相关,较稳定,是固有意义(语义学研究的意义);另一类与语境相关,不太确定,是附加意义(语用学研究的意义)。
二、语用语境与理解意义
维特根斯坦对意义与语境之间关系的表述为:“我们可以将’’意义’’界定如下:一个词的意义就是它在语言中的使用。”语用学本质上是一种意义研究,将一种语言置于使用的语境中去的意义研究。理解原文的意义,包括内涵意义(由句法、语篇和词汇意义表达的)和外延意义(由语境和文化因素造成的);一切语句的意义都是一定语境中的意义。
(1)语境是意义的限定者 词语只有镶嵌于特定语境中,其词义才可确定下来:
Each week Mrs. Carlson saved a little money for a rainy day.
A rainy day 这里指经济上的困难,(卡尔逊太太每星期都积蓄一点儿钱以备不时之需。)
(2) 语境是新义之源
Though Henry Adams found Cambridge a “social desert”, it flowed with intellectual milk and honey. (V. W. Brooks, New England)
Milk and honey源出《旧约.出埃及记》a land flowing with milk and honey, (流奶与蜜之地),比喻富饶丰足的办法极多,前加上intellectual ,意思便不同了,(虽然亨利·亚当姆认为剑桥是一个“社会沙漠”,但它却流着知识的奶和蜜[人才荟萃之地]。)
(科教论文网 Lw.nsEAc.com编辑整理) 三、语用语境与表达翻译
语境指使用语言时所处的实际环境,包括语言之内和语言之外的。这一概念由Malinowski提出,他将语境分为三类:(1)话语语境(context of utterance);(2)情景语境(context of situation);(3)文化语境 (context of culture)。语境使意指(to mean, to signify) 确定化,具体化为此情此景的“对象”(the object)。如此,语境——用法——意义之间就有了互为条件的联系。
1.情景语境与翻译
话语含义不仅存在于言内语境中,还存在于一定的交际场景中。情景是一种直接的文化背景,是指直接影响交际的各种文化要素的总合,情景文化也是环境文化,但它是与交际过程直接联系的环境文化,一方面它是环境文化的具体体现,另一方面,它又直接制约交际过程。如:
A: When I lost all my money and had to live in the poorest part of the city, I met some very strange people. I never knew such people existed.
B: Well, misery acquaints a man with strange bedfellows.
(甲:当我丧失了所有的钱财,不得不住到城里最穷的地区时,我遇到一些闻所未闻,见所未见的人。我从来不知道还有这样的人存在。
共2页: 1 [2] 下一页 论文出处(作者):未知
英汉习语中的文化比较
多媒体网络教学环境下的
英语自主学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