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在新课改中营造英语课堂的和谐教学(2)
2017-08-10 06:45
导读:二、构建学习方式的和谐——合作共享 苏霍姆林斯基说:“在学生的脑力劳动中,摆在第一的不是背书,不是记住别人思想,而是让学生本人进行思考,
二、构建学习方式的和谐——合作共享
苏霍姆林斯基说:“在学生的脑力劳动中,摆在第一的不是背书,不是记住别人思想,而是让学生本人进行思考,也就是说进行生动的创造”。新课改强调:“自主、合作、研究”的学习方式,教师应为学生创造合作学习的交流氛围。合作学习有助于因材施教,可以弥补一个教师难以面向有差异的众多学生的教学不足,真正实现使每个学生都得到发展的目标,并有利于学生的个性发展。合作学习除了小组学习外,还可以打破课堂的空间观念,让学生自由选择合作伙伴进行组合学习。
英语学习是一门语言交流的学习,学生的课堂交流是一个十分重要的环节,英语课堂教学应该是活跃的思想交流场所,是学生表达和表现自己的场所。所以,教师要鼓励学生大胆尝试,允许学生独树一帜,激励学生求知欲望,使每一节课都成为学生施展才华的舞台。这必然要求师生互动,交流合作,否则,语言就得不到训练,语言在教学中就成为枯燥无味的东西。
合作学习认为:“学习是满足个体内部需要的过程”。对于教学来说,只有愿意学,才能学得好。合作学习应建立在满足学生心理需要的基础上,使教学活动带有浓厚的感情色彩,从其整个过程看,感情色彩渗透于整个教学过程的各个环节之中。尤其是在小组合作学习中,其成员之间可以互相交流,彼此争论,互教互学,共同提高,既充满温情和友爱,又像课外活动那样充满互助与竞赛;通过互相帮助影响别人的需要,又能满足自己的需要。当然,合作学习不能流于形式,教师要深入到学生中,了解学生合作效果、讨论焦点、认知过程等等,灵活运用教学环节,在学习中合作与共享,满足学习心理需求,在合作学习中感受快乐与成功。
三、探究教学过程的和谐——自然流畅
(转载自科教范文网http://fw.nseac.com) 完美的教学过程应该是行云流水的,它给人的感觉往往是高山流水,一泄千里,一气呵成。爱因斯坦曾经说过:“教学中无论是运用课文中美的东西去感染学生,还是教师组织教学的艺术美作用于学生,都要把学生的热情激发起来,让学生将规定的学习功课当作一种礼物来领受。”可见,课堂教学的艺术应该在增强学生积极参与意识,提高学习兴趣,领略成功的喜悦,在情景交融的教学氛围中,得到全面发展,取得教与学的最佳效果。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要向学生展示的不仅是他的语言、板书、教态,更重要的是要展示他的思想,他的组织魅力。教师要通过语言、动作、表情、色彩、音响、节奏、图象等手段,创造具体、形象、直观的审美教学情景,使学生产生情感共鸣,从而优
化学生的认知活动。我们往往佩服一些脱口秀的节目主持人,他们语言自然流畅,天衣无缝,现场气氛恰到好处,应对观众轻松自如,时刻吸引着观众的注意。我们教师也应学习一些主持本领,把英语课堂当成一次节目展示和美的享受。如某老师在上到“用英语询问时间和在一定时间内从事某种活动时”,为创设语言情景,拿到一只挂钟教具,一边转动时针一边让学生机械地跟着读:“What's the time?It's ….”从一点一直读到十二点,然后再学习一些从事活动,如:get up,go to school,play games, go home——直到go to bed 等。由于学习活动处于机械被动状态,情景因缺乏意义而失去活力。所以,教学过程应注意时间、活动形式与教学内容有机统一和自然衔接。
四、设计课堂内容的和谐——丰富有效
课堂内容的单一性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