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首页哲学论文经济论文法学论文教育论文文学论文历史论文理学论文工学论文医学论文管理论文艺术论文 |
作为1名英语教师,向学生传授英语知识,培养学生听、说、读、写的基本技能;解疑释惑,帮助他们排除英语学习过程中遇到的困难,责无旁贷;将道德教育融入英语教学,同时也不容忽视。传道、授业、解惑,3位1体应是教师在从事教学过程中要努力做到的。 1、将学习英语目的教育与爱国主义教育结合起来。 给初学者上第1次英语课,我总要提这样的问题:“为什么要学英语?”同学们自然是各抒己见。其中有不少答道:英语是世界上通用的语言,许多国家特别是发达国家大都说的是英语以及掌握现代科技知识必须要懂英语等等。我进而又问:为什么是英语而不是汉语有如此殊荣?世界上使用汉语的人数最多,但汉语为什么没像英语那样具有如此大的国际影响?学生们哑然。于是我就给他们讲述“日不落的大英帝国”的嚣张;讲述“几无可以御敌之兵,且无可以充饷之银”的大清帝国的软弱;讲述北美殖民地的独立等。我告诉学生:英语之所以运用广泛影响深远主要因为早期英国殖民者对亚、非、拉广大地区进行军事上、政治上、经济上的侵略进而渗透到生活的各个领域造成的。我们学习英语就是为了更好地向发达国家学习,在瞬息万变的信息时代争取主动,把我国建设成繁荣昌盛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第1堂英语课成了我对学生进行爱国主义教育的政治思想课。我觉得很有必要,且非常值得。我们学任何1门课程都有目的性,各科任老师都可根据所教专业的特殊性加强目的性教育。将它与祖国的关系联结起来,以此激发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也可算是1种教学尝试。 2、根据学生好动、自约性不强的特点,反复强调,不失时机地强化他们的爱国主义意识。 此后1段时间,英语课文中出现这么1个句子English is a useful workinglanguage,people must speakEnglish in the importantmeeting ofthe world.讲到这里,我就向他们这样补充:在联合国大会或其他1些国际性会议上,1般必须讲英语及其所在原因。后来书中又出现Doyou know what language is spoken in America,Australia andCanada?这类句子时,我自然会讲明其历史、政治渊源,让学生懂得:英语之所以流传广、影响大,归于早期英国的“辉煌”。只有当国家繁荣昌盛时,才谈得上她对世界的影响,英语的广泛使用也正是如此。不失时机地强化学生的爱国意识,这既符合教育学规律,又符合这个阶段学生的特点。 3、将教材内容与爱国主义教育有机地结合起来,使之浑然1体。 英语中的冠词,是学生必须掌握的重点、难点。在讲到在“国家”这类名词前不能加定冠词“the”这1语法特点时,为了加深学生的印象,我说若在“国家”这类名词前加上“the”会犯严重的政治错误。挺耸人听闻的,同学们露出茫然的神情。于是我举例:若写“the China”(这个中国)岂不意味着还有“那个中国”?学生释然。 在教单词时,我也不忘“结合”。学生在学east(东)west(西)south(南)north(北)等方位词时,我讲了这么1句话East or west,southor north,home is the best.(不论走到东西南北,家是最好的去处)不仅押韵,还利于单词记忆。接着我跟他们讲这个“家”也可指国家,顺着就讲到了游子盼归,讲到香港、台湾…… 4、将各种英语时态与现实生活挂钩。 英语的各种时态是难以掌握的语法重点。为了说明“1般现在时”表示经常发生的动作或存在的状况,我说:Tai wan is apart of China这1不容歪曲的事实。在教“1般将来时”的时候,我写到:Macao is going to be back home.(澳门将回到祖国怀抱。)教到“现在进行时”的时候,我又将这1句子稍稍变化Macao is going backhome.(澳门在回归中。)并通过这两个句子说明两种时态的内在联系。教“现在完成式”Hongkong has returned home.(香港回归了!)岂不是1个很好的例句? 像这样将爱国主义教育渗透于我的英语教学中的例子不胜枚举。“家事、国事、天下事、事事关心。”任何1位老师,只要他是1位爱国之士,只要他是1位有心之人,做到这点是不难的。 爱国主义教育是1个永恒的主题,爱国主义教育同时也是1项千秋伟业。将爱国主义教育与教材内容溶为1体,在英语教学中有着广阔的天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