计算机应用 | 古代文学 | 市场营销 | 生命科学 | 交通物流 | 财务管理 | 历史学 | 毕业 | 哲学 | 政治 | 财税 | 经济 | 金融 | 审计 | 法学 | 护理学 | 国际经济与贸易
计算机软件 | 新闻传播 | 电子商务 | 土木工程 | 临床医学 | 旅游管理 | 建筑学 | 文学 | 化学 | 数学 | 物理 | 地理 | 理工 | 生命 | 文化 | 企业管理 | 电子信息工程
计算机网络 | 语言文学 | 信息安全 | 工程力学 | 工商管理 | 经济管理 | 计算机 | 机电 | 材料 | 医学 | 药学 | 会计 | 硕士 | 法律 | MBA
现当代文学 | 英美文学 | 通讯工程 | 网络工程 | 行政管理 | 公共管理 | 自动化 | 艺术 | 音乐 | 舞蹈 | 美术 | 本科 | 教育 | 英语 |

谈大学英语精读与口语的融合

2017-08-17 01:40
导读:英语论文论文,谈大学英语精读与口语的融合样式参考,免费教你怎么写,格式要求,科教论文网提供的这篇文章不错:毕业 [摘要]笔者对大学生口语能力的现状进行了调查
毕业

[摘要]笔者对大学生口语能力的现状进行了调查,并分析了他们口语水平低的原因。针对缺乏口语课、应试教育和传统授课方式等原因,提出了在大学英语精读课上提高口语水平的方式,以及从教材、教学手段、教师和学生4个环节进行改善的方法。[关键词]口语能力应试教育传统授课方式教学手段英语教育在经济全球化的趋势下,跨文化交流已成为了人类生活必不可少的内容。中国经济快速发展,频繁的国际交流活动使英语交流成为时代发展的需要。培养大量能用英语进行交流的人才,是高等教育的重要任务。(1)大学生口语能力现状调查和分析1。笔者对本校300名3年级非英语专业学生进行了口语水平的问卷调查,结果发现,能就1般或专业性的话题较为流利、准确地进行对话或讨论的为0人,0%;能和来自英语国家的人士进行比较流利的对话,并较好地掌握会话策略的为4人,占1。4%;能就日常话题和来自英语国家的人士进行简单交谈的为53人,占17。6%;能回答教师课堂问题的为162人,占54%;无法开口说英语的为81人,占27%。从调查结果看,学生的口语水平不容乐观,大部分学生还不能达到教学大纲的1般要求,与社会的实际需要更是相差甚远。2。笔者又对这300名学生的口语进行了测试,总结归纳出4个主要问题:①语音语调不地道,部分学生发音很奇怪,无法听懂;②语法错误百出,对时态、语态、人称混淆不清,出现了很多类似将hebook说成she’s book的简单错误。用词不当,1部分学生说的英语句子完全不符合英语的句法结构;③口头表达不符合英美国家的习惯,受汉语影响太多;④说英语不自信,流利程度差,过多地停顿,重复套用语,话语信息量少。3。大学生口语水平较低的原因分析。影响大学生口语水平的因素很多,在此着重分析与教学有关的原因:①缺乏口语课。目前,非英语专业的学生在大学阶段1般只开设大学英语(精读课)和部分听力课。除少数有条件的大学如北京大学清华大学为非英语专业的学生开设了《口语》、《高级口语》等课程外,大部分高校中受师资和观念等因素影响尚未开设口语课。②受应试教育的影响。高校中仍以“4、6级”的通过率来评估教学,用人单位也把“4、6级”作为衡量毕业生外语水平的重要标准。因此,师生都不由自主地围绕“4、6级”展开教与学,而忽略了英语的口头表达和交往能力的培养。③受传统授课模式的影响。在大学英语课堂上,大部分教师依然按照传统的授课方式,把大学英语当成理论课,教师讲,学生听,忙于记笔记。教师在课堂上的提问只占用很少时间,而且提问也多为检查学生是否掌握了某些知识或者是否完成了某项任务,缺乏真正的交流。实践证明这种课堂模式不利于培养学生的英语口语能力。(2)改善大学英语教学方式受师资比例失调的影响,目前要在全国所有的高校中为非英语专业学生开设口语课还比较困难。除了呼吁社会及高校转变观念、真正摆脱应试教育对师生的束缚之外,当前最有效、最直接和最可行的提高学生口语水平的方法,就是教师改善教学方式,特别是要改变大学英语的课堂模式,提高大学英语的课堂质量和效益,变理论课为技能课,溶精读和口语为1体,平衡学生的语言输入和输出,以语言输出刺激主动的输入,进而产生更多的输出,使语言学习进入积极主动的良性循环。要在课堂上引导学生提高口语能力,应从4个环节上着力改善教学方式:1。教材。教材是知识的载体,大学英语应选择时代性强、实用性强、信息量充足、新颖、贴切生活的教材,使学生能从教材中学习语言知识,吸收信息,体验交际。2。教学手段。应体现科学性、多样性,溶精读课与口语课为1体,在精读课堂上吸收语言知识,培养说的能力。使大学英语课成为培养学习兴趣、展示学习成果、增强英语学习信心的课堂。首先,要改变过去教师是表演者、学生是观众的课堂氛围,变教师为教练、学生为运动员。教师通过认真备课,根据教材内容设计课堂活动,并充分地运用问答、复述文章内容、描述、情景对话、下定义、释义、讲故事、口头作文、多样的分组讨论等活动,使学生变“被动的接受者和听众”为“主动的探讨者和发言人”。教师作为“教练”,要引导、训练学生使用英语。第2,教师应多组织学生进行1些竞赛或表演性质的活动,如英语演讲、英语节目表演和英语辩论等,以激发学生的兴趣和热情,并在活动过程中了解学生的口语水平,把他们的语音、语调、内容等方面的问题记录下来并予反馈。学生乐于接受教师的建议和鼓励,热情很高,他们为搞好这些活动,课余时间借阅书籍,查找资料,认真准备,在“准备过程”中吸收知识,取得进步。同时,这些活动能让学生运用所学的英语知识,清晰地表达自己的思想,不但使口语到了锻炼,更提高了他们的思辨能力和交际能力。第3,鼓励学生利用业余时间多阅读英语小说、杂志,向他们推荐英语电影和电视剧,使其接触真实的语境,多方面积累语言素材,扩展能力,并定期在课堂上汇报、分享。3。教师。受条件的限制,大学英语课教师不得不肩负着精读和口语的双重任务,因此,更应注意提高自身的语言能力和教学技巧。要把课堂的主动席位让给学生,创造机会让他们参与课堂活动,但这并不意味着教师就可以放松和休息。教师在备课上应该更深刻,根据教材内容设计的问题和活动应该更具有启发性、可行性和拓展性,要随时准备帮助学生,并回答他们提出的问题。4。学生。应要求学生充分做好课前的准备工作,自己查单词,查语法,理解原文,为课堂上的“说”做准备。学生要积极配合教师的活动,教师要注重与学生的协同和沟通,鼓励他们不怕说错,就怕不说,和教师1起创造和谐的课堂气氛,提高口语能力。抓住教学主要环节进行改善,学生的口语能力定会得到提高。当然,具体实施办法还需要进1步摸索和改进。参考文献:[1]文秋芳。英语口语测试与教学[M]。上海: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1999。[2]鄢秀。季羡林先生谈语言教学[J]。外语界,2002,(4):2-5。[3]项茂英。大学英语教学中的师生关系[J]。外语界,2004,(4):37-42。[4]高晓芳,袁瑀。SBI在大学英语口语课的应用设计[J]。外语界,2004,(6):15-21

    上一篇:将背诵应用于中学英语教学的实证研究 下一篇:没有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