计算机应用 | 古代文学 | 市场营销 | 生命科学 | 交通物流 | 财务管理 | 历史学 | 毕业 | 哲学 | 政治 | 财税 | 经济 | 金融 | 审计 | 法学 | 护理学 | 国际经济与贸易
计算机软件 | 新闻传播 | 电子商务 | 土木工程 | 临床医学 | 旅游管理 | 建筑学 | 文学 | 化学 | 数学 | 物理 | 地理 | 理工 | 生命 | 文化 | 企业管理 | 电子信息工程
计算机网络 | 语言文学 | 信息安全 | 工程力学 | 工商管理 | 经济管理 | 计算机 | 机电 | 材料 | 医学 | 药学 | 会计 | 硕士 | 法律 | MBA
现当代文学 | 英美文学 | 通讯工程 | 网络工程 | 行政管理 | 公共管理 | 自动化 | 艺术 | 音乐 | 舞蹈 | 美术 | 本科 | 教育 | 英语 |

中学生对英语课堂教学副语言反应的性别差异(

2017-08-23 02:19
导读:英语论文论文,中学生对英语课堂教学副语言反应的性别差异(样式参考,免费教你怎么写,格式要求,科教论文网提供的这篇文章不错: 摘 要:对一所高中和两所初中的学生的问卷调查结果表明,英
摘 要:对一所高中和两所初中的学生的问卷调查结果表明,英语课堂上中学生对教师课堂教学副语言的反应存在性别差异,高中生对课堂副语反应的性别差异比初中生明显。英语教师在课堂教学中运用副语言时,要区别对待男女学生,才能收到事半功倍的教学效果。关键词:英语课堂教学;副语言;性别差异
副语言是在交流中运用噪音和非语言语音表示某种意义的现象,也叫做类语言,有狭义和广义之分:狭义的副语言指有声现象,诸如发话人的笑声、喘气、拖音、刻意发出的咳嗽声、停顿、清嗓子等,它们所具有的意义并非来自词汇、语法或一般的语言规则;广义的副语言指无声而有形的现象,能与话语配合或单独使用,包括手势、姿态、面部表情、眼神、交谈之间的距离、谈话者的着装仪表等,他们都表示某种意义,并且有配合加强语用的功能(王宗炎,1988)。英语课堂教学语言不外有三种,即口语、板面语和副语言。其中,副语言是以语言行为为基础并配合语言活动进行的,虽没有形成一种独立的语言系统,但起着重要的作用,它不但能够增加语言的表现能力,而且在一定程度或一定场合能代替语言,或者能弥补口语形象性上的不足;它跟语言行为相配合,既能增加信息的内容,又能使信息实行多通道传输和多器官感受,使信息传输更加可靠有效。
一、研究背景 国内外学者对副语言行为有过不少研究,其历史可追溯到希腊学者亚里士多德对行为表达方式的研究。1872年达尔文的著作《人类和动物的表情》一书问世,正式揭开了副语言研究的序幕。到20世纪60年代,有关副语言的文章大量出现。1968年美国心理学家艾伯特·梅拉宾经过大量的实验得出了一个公式:信息交流总效果的7%来自于语言,38%来自于音调,55%来自于身体各部位的姿态和动作(吴郁著,1997,转引自关孜慧,2004)。美国心理学家伯德·惠斯戴尔通过实验证明人类记忆内容的80%来自于视觉印象,而“课堂教学中,视觉表象往往比语义表象更难遗忘”(吴本虎,2002)。西方学者认为“课堂上副语言交际在学生的学习中的作用往往比正规教学本身作用还要大”(毕继万,1999,转引自关孜慧,2004)。“副语言交际对教师至关重要,教师的副语言行为关系到学生对学习的态度。研究表明,教师如果学会了如何在课堂上更有效地使用副语言交际,师生之间的关系就会得到改善。不仅如此,学生的认识能力和学习效率也会提高”(Cooper,1988,转引自关孜慧,2004)。前苏联教育家马卡连柯指出:“只有当一个人能用15种至20种声调来说‘到这里’的时候,只有学会在脸色、姿态和声调的运用上能做出20种风格韵调的时候,才能成为一位出色的老师。”美国心理学家布鲁克斯曾经说过:“副语言对于教师帮助学生保持长时间注意力以便完成任务而言,不失为一种强有力的措施。”教师在课堂教学中恰当地使用副语言能有效地辅助课堂讲授,及时获得课堂教学信息的反馈和控制(转引自王成蓉,2003)。可见,教师掌握副语言行为并能够正确运用它是十分重要的。 Hall(1984)指出,有了人类社会就有副语言的性别差异。笔者在教学实践中发现,男女学生对教师课堂教学副语言的体验是不相同的。近年来,有关副语言的功能、特征、运用等方面的文章层出不穷,但是对副语言反应的性别差异研究较少。为此,笔者对当地中学的部分学生对英语课堂上师生运用副语言的实际情况作了抽样问卷调查分析,以供同行参考。二、研究过程(一)调查对象 笔者对所处县城的一所高中和两所初中的学生进行了随机抽样问卷调查,共发放问卷500份,收回有效问卷477份,有效率为95.4%。问卷调查是期中考试后一周进行的,得到了所在班级英语教师和班主任的协助。(二)调查工具 本研究采用的问卷是运用Paired Comparison Scaling的设计方法(文秋芳,2001)而设计的,共31道封闭性的问题。每题提供两种对比性的备选答案,供学生根据自己的体验和看法选择。1—11题为学生对教师课堂副语言感知体会的题目,12—21题为学生在课堂上运用副语言的题目,22—31题为学生在课堂上期望教师使用副语言的题目。三部分题目的内容交错编排。
上一篇:英语教学中应用启发式教学尝试(1) 下一篇:没有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