谈图式理论与大学英语听力教学(2)
2017-08-23 05:29
导读:A at the airport B in the hospital C at the bank 由关键词cash、checks,再根据头脑中已有的内容图式,不难联想到一个熟悉的生活场景—银行,即答案C。 (三)形式
A at the airport
B in the hospital
C at the bank
由关键词cash、checks,再根据头脑中已有的内容图式,不难联想到一个熟悉的生活场景—银行,即答案C。 (三)形式图式的影响
篇章结构是文章的组织形式,了解了文章的组织形式也就理清了文章的脉络。听力理解材料涉及各种各样的体裁,如
议论文、
说明文、
新闻报道、广告等,学生只有调动了正确的形式图式,才能对文章的篇章结构及各部分之间的逻辑关系有一个正确的预测。
三、图式在听力教学中的建立
(一)激活并提取学生已有的图式
对于多数材料,学生大脑中会具备相应的图式。但由于心理、技巧和记忆本身的问题,有些图式只是图式,不能很好地与新输入的信息形成互动,从而有效地理解新输入的信息。因此,教师在教学活动中要设法激活学生头脑中已储存的知识结构,使新信息更容易被理解和吸收并融合到已有的图式中产生新的图式,这样就可以丰富头脑中图式的内容,从而能正确理解和记忆所听的内容。
(二)帮助学生建立新图式
在听力教学实践中,教师可直接介绍有关背景知识,帮助学生建立新的图式。但更为有效的方式是首先激活学生已有的图式,即首先引导学生回顾对听力的内容已经熟知的部分,在此基础上再介绍新图式。例如,《21世纪大学英语视听说教程》第一册第二课中一篇引自VOA Special English的短文“Bill and Melinda Gates Foundation”。关于盖茨和微软的内容图式相信大多
数学生都有所了解,同时,根据标题和所设问题学生也能较准确地预测其体裁即形式图式。因而,教师可以在教学中首先引导学生回顾关于Bill and Melinda Gates(盖茨夫妇)的已知信息,即激活学生已有的图式,在此基础上,根据标题、所设问题及词汇表中生词提供的信息向学生们简单介绍Bill and Melinda Gates Foundation(盖茨基金会)的情况;或者开展讨论,要求学生通过被激活的知识对来预测、分析输入消息与文章的关系。这样,学生在头脑中建立了相关的新图式,不但能更好地理解文章内容,而且增强了学习兴趣和参与的主动性,使建立的新图式记忆更深刻。
(转载自http://zw.NSEAC.com科教作文网) 实践证明,把图式理论应用于大学英语听力教学,使传统的“放音-听音-对答案”的被动教学模式转变为一种让学生结合语言和非语言性知识结构主动参与的新型教学模式,有效地提高了学生的听力理解能力,推动了大学英语教学改革的开展。教师应在教学中应用图式理论更积极地探索和实践,帮助学生建立更多的图式,有效地提高他们的听力能力,使他们真正掌握听力这项语言技能。
参考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