计算机应用 | 古代文学 | 市场营销 | 生命科学 | 交通物流 | 财务管理 | 历史学 | 毕业 | 哲学 | 政治 | 财税 | 经济 | 金融 | 审计 | 法学 | 护理学 | 国际经济与贸易
计算机软件 | 新闻传播 | 电子商务 | 土木工程 | 临床医学 | 旅游管理 | 建筑学 | 文学 | 化学 | 数学 | 物理 | 地理 | 理工 | 生命 | 文化 | 企业管理 | 电子信息工程
计算机网络 | 语言文学 | 信息安全 | 工程力学 | 工商管理 | 经济管理 | 计算机 | 机电 | 材料 | 医学 | 药学 | 会计 | 硕士 | 法律 | MBA
现当代文学 | 英美文学 | 通讯工程 | 网络工程 | 行政管理 | 公共管理 | 自动化 | 艺术 | 音乐 | 舞蹈 | 美术 | 本科 | 教育 | 英语 |

探讨减少患者负性情绪的有效护理措施

2013-06-16 01:04
导读:药学论文毕业论文,探讨减少患者负性情绪的有效护理措施怎么写,格式要求,写法技巧,科教论文网展示的这篇论文是很好的参考: 摘要: 目的 研究分析鼻咽癌患者的心理特征,探讨减少患者

摘要: 目的 研究分析鼻咽癌患者的心理特征,探讨减少患者负性情绪的有效护理措施。方法 采用问卷调查法。调查分析60例鼻咽癌患者的心理反应及原因。结果 不同分期、不同阶段的患者产生的不良情绪反应,差异有显著性意义。结论 护理人员应对鼻咽癌患者的负性情绪予以足够重视,制定合理的心理干预及护理对策有利于减轻患者的心理障碍,提高生活质量。


关键词: 鼻咽癌;心理分析;护理


鼻咽癌是发生于鼻咽黏膜上皮的一种耳鼻咽喉科最常见的恶性肿瘤。虽然随着医疗技术的发展,鼻咽癌的5年生存率不断提高,但它仍是一种严重危害患者身心健康的恶性肿瘤。癌症患者的心理状态十分复杂,恐惧、抑郁、焦虑、绝望、自卑等始终贯穿于其心理反应的全过程,而且对家庭成员的心理造成影响。因此,研究鼻咽癌患者的心理问题并制定相应的心理护理对策对疾病的治疗和预后具有重要的临床意义。既往相关心理需求调查也说明,对不良情绪反应的心理干预是必要的[1]。笔者通过对60例鼻咽癌患者的问卷调查,了解其不良情绪和有关的心理反应,提出了护理干预对策,促进鼻咽癌患者的康复,取得了较良好的效果,现报告如下。
  1 对象与方法
  1.1 调查对象 选择2007年5月至2008年12月在永州市第三人民医院五官科住院的60例患者进行调查,其中男47例,女13例,年龄26~75岁,平均53.26岁,文化程度:大学6例,占10%、高中专:15例,占25%、初中及以下:9例,占65%。
  1.2 方法 (1)自行设计调查表,包括一般资料、社会资料,以及影响患者情绪的原因,由有关专家审核把关。(2)心理问卷调查。由专人负责向受试对象讲解目的、意义及有关指导用语,要求其独立完成。本次调查发放问卷60份,收回60份,回收率为100%。 (转载自http://www.NSEAC.com中国科教评价网)
  2 结果
  2.1 60例鼻咽癌患者的心理反应 见表1。表1 60例鼻咽癌患者的心理反应
  2.2 原因分析 见表2。表2 60例鼻咽癌患者的不良心理反应调查结果癌症是威胁人类生命的常见病、多发病,而心理因素与鼻咽癌的治疗及预后有很大的影响,癌症患者心理现象的产生是生物、心理、社会因素相互作用的结果。患者积极的心理反应,特别是情绪稳定、心胸开阔,可使患者身心处于良好的状态,有利于疾病的康复[2]。因此,心理护理十分重要,在临床观察中,应针对患者不同的文化程度、不同分期和产生的不良情绪反应,有针对性的施行护理干预措施,以减轻患者负性心理情绪,提高治疗效果及生活质量。
  3 护理对策
  3.1 建立良好的护患关系,帮助患者尽快适应环境 文献报道[3]患者到医院有两大需求,即治疗与舒适。良好的护患关系是心理护理取得成效的关键。从患者住院起,责任护士就以优质的服务赢得患者的信赖,热情接待患者,帮助其熟悉环境、人员、制度,并使患者简单了解自己的病情和治疗方案,让其尽快适应医院的生活,从而消除其陌生感和恐惧感。护士应主动与患者谈心,取得信任,产生安全感,可以体现在患者入院、出院的整个过程中,如:有无家属陪同,家里各个问题的解决,入院后的各项制度介绍,讲解相关疾病的信息及护理治疗措施,询问家庭史、既往病史,以利于用药及观察副作用。接触患者时应亲切大方、诚恳和蔼、有问必答,周到细致,应称呼患者的名字或职称以视尊重,并谦虚的介绍自己及科室护士长、主管医生相关情况,说明自己将会给患者提供什么样的帮助。通过心理交谈,有利于转移患者的消极情绪,配合治疗的信心增加,通过主动服务从而建立良好的护患关系。 (科教作文网 zw.nseac.com整理)
  3.2 定时评估记录,根据不同的心理问题给予相应的心理护理 对每一个住院患者均填写一份入院评估表和护理问题项目单,评估患者住院期间的生命体征、精神、心理、饮食行为、护理措施等。在评估记录的同时,针对各个患者的不同情况,提出护理问题,制定护理措施,做出效果评价。对于手术患者应从他们的共性着手进行心理疏导,从认知的角度启发患者,指出所患疾病的相关原因,根据专业理论知识说明手术的必要性,恰如其分的解释患者的问题,以消除患者顾虑,详细地介绍手术程序,术前术后的注意事项,必要的技巧。对于自卑、抑郁心理的患者,应及早地进行心理评估,了解患者的个性特征,及早地进行心理行为干预,通过与患者交谈向患者有机会将内心压抑的负性情绪发泄出来,并及时给予鼓励赞扬,根据患者抑郁的程度采用多种治疗方法,如支持性心理治疗、运动疗法和认知治疗等进行心理干预,对担心经济问题的患者,给予安慰做好家属与患者之间的协调帮助,让患者体会到亲人的爱。针对躯体不适和人际关系敏感的患者,鼓动患者承担力所能及的生活事项,多与人交流,鼓励患者勇于驾驭生活,适当的活动,以转移注意力,减轻不适感。对于焦虑和恐惧者,多举些康复实例,多谈健康话题,建立病友联谊会,使患者及时宣泄和达到互助互爱的目的。焦虑所产生的驱力一定程度上是患者面对重大疾病时的“保护装置”能够使患者应用情绪性应对以适应新的情绪和角色。医务人员及家属要与患者多接触,并及时开导以耐心、细致、亲切的态度进行劝慰安抚,消除患者的焦虑不安。有研究认为,住院患者的焦虑和抑郁主要是由于自身心理活动指向自我,过分关注自我造成的,并因为其隐蔽性而不能被医护人员发觉[4]。

上一篇:高原外训官兵应对方式与SCL论文 下一篇:没有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