益气化瘀法促进慢性难愈性创面修复愈合的机制
2013-06-17 01:05
导读:药学论文毕业论文,益气化瘀法促进慢性难愈性创面修复愈合的机制论文样本,在线游览或下载,科教论文网海量论文供你参考:
作者: 阙华发,唐汉钧,王林扬,代红雨,张士云,秦海
作者: 阙华发,唐汉钧,王林扬,代红雨,张士云,秦海
【关键词】 溃疡
[关键词] 溃疡; 伤口愈合; 益气化瘀法
Study on wound healing mechanism of replenishing qi and dissipating stagnation therapy for chronic skin ulcers
KEY WORDS ulcer; wound healing; replenishing qi and dissipating stagnation therapy
慢性难愈性创面,如糖尿病、动脉供血不足、静脉回流不畅以及压迫、放射损伤、外伤等引起的溃疡创面,是中医外科常见病、多发病。因其反复发作,长期不愈,形成顽固性难愈性溃疡,愈后又极易复发,少数尚有癌变可能,因此,慢性难愈性创面是临床创面修复的一大难题。西医学多集中在防止创面感染和对创面进行保护,如抗感染、外科清创术、植皮术、多种敷料和创面覆盖物、维生素类和锌制剂等治疗措施上,以期使难愈性创面获得自然愈合。随着对创面愈合认识的深化,人们已从被动等待状态转向主动调控,多采用外用生长因子以调控创面愈合,有一定效果,但仍缺乏安全有效的加速创面愈合的积极措施。我们在传统“祛腐生肌”、“祛瘀生新”治疗原则的基础上,提出慢性难愈性创面“虚、邪、瘀、腐”的致病学说,以及以“补虚生肌”、“化瘀生肌”为治疗大法的学术观点。在临床应用益气化瘀法治疗慢性难愈性创面取得显著疗效基础上,开展了一系列的实验研究,在大鼠或家兔背部体表成功复制出创伤、创伤加塑料环肉芽肿、创伤加氢化可的松、糖尿病加创伤、糖尿病加创伤及气虚血瘀证等五种符合临床发病因素和主要病理生理特征的皮肤难愈合性溃疡的动物模型,探讨了益气化瘀法促进慢性难愈性创面修复愈合的机制。
1 益气化瘀法治疗慢性难愈性创面的中医理论基础
慢性难愈性创面属
中医学“溃疡”范畴。中医学对溃疡治疗有着悠久的历史和良好的疗效,历代医学文献对此都作过阐述,不仅积累了丰富的临床经验,总结了卓有疗效的大量方药和有关剂型,并且上升到了理论高度,确定了溃疡形成的病因病机和辨证论治的方法,形成了具有特色的理论体系。如总结出了“腐祛肌生、肌平皮长”的溃疡愈合规律;重视溃疡早期祛腐,后期煨脓长肉;并且认识到局部创面的气血盛衰、气血瘀滞对创面愈合至为重要。但对“腐”去“新肌”不生或难生及疤痕形成等难题尚不能得到解决。
(科教作文网http://zw.ΝsΕAc.com发布)
我们在长期临床和实验研究的基础上,发现慢性难愈性创面多有疮口下陷,脓液稀少,肉芽灰白或黯淡,疮周皮肤色暗黑、板滞木硬等“虚”、“瘀”之象,认为“久病必虚”、“久病必瘀”、“虚多致瘀,瘀久必虚”。慢性难愈性创面病机演变的特点为“因虚感邪,邪气致瘀,瘀阻伤正,化腐致损”,形成了虚、邪、瘀、腐相互作用,互为因果的变化。其中“虚”是受邪条件及血瘀伤正的结果,为发病的根本原因及决定因素;“邪”既可以是在“虚”的基础上的外因,又可以是血瘀后的病理产物,为发病的重要条件;“瘀”为虚、邪的病理产物及生腐之源,为发病的关键。治疗上我们主张“祛瘀生新”,提出“化瘀生肌”、“补虚生肌”理论,据此确立了“益气化瘀”的治疗大法[1]。唐汉钧教授以此为组方原则研制的复黄生肌愈创油膏及扶正化瘀方治疗慢性难愈性创面可以明显促进与加速创面愈合,减少疤痕形成,提高愈合质量,取得了显著效果,解决了传统中医学“祛腐生肌”疗法“腐净而肌难生或不生”的临床难题,拓宽了慢性难愈性创面治疗的途径,完善和发展了传统中医学的“愈创理论”。
2 益气化瘀法促进慢性难愈性创面修复愈合的机制
2.1 调控生长因子的合成和分泌 创面修复愈合是一个连续的复杂过程,包括创面炎症反应期、细胞增殖分化及肉芽组织增生期、组织重塑期等主要过程。各种生长因子作用于创面修复不同过程,产生趋化作用、合成分泌作用、增殖分化作用、诱导凋亡、刺激新生血管形成等多种生物效应,从而明显促进创面修复。生长因子与创面愈合过程的量效关系的研究也表明,只有创面保持一定量的生长因子才对创面修复有促进作用,当创面内源性生长因子种类与含量正常平衡失调或其受体活性呈下调状态时可导致创面修复困难,最终形成难愈性创面[2]。应用益气化瘀法(复黄生肌愈创油膏)作用于大鼠背部全层皮肤缺损以及使用醋酸氢化可的松复制成的慢性难愈性创面模型,结果使局部创面组织胰岛素样生长因子Ⅰ(insulinlike growth factorⅠ, IGFⅠ)mRNA、表皮生长因子(epidermal growth factor,EGF) mRNA、表皮生长因子受体(receptor of epidermal growth factor,EGFR)、碱性成纤维细胞生长因子(basic fibroblast growth factor,bFGF)mRNA表达呈明显上调,优于模型组,提示益气化瘀法有促进局部创面组织细胞分泌多种内源性生长因子的作用,从而加速创面的愈合过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