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首页哲学论文经济论文法学论文教育论文文学论文历史论文理学论文工学论文医学论文管理论文艺术论文 |
摘要: 目的 分析肺血栓栓塞症(PTE)的病因,以提高对本病的认识,达到诊断和预防的目的。方法 回顾性分析经CT增强扫描、肺动脉造影所证实的PTE患者121例,并结合文献资料进行病因学分析、探讨。结果 PTE发病原因:下肢静脉曲张、深静脉血栓44例,长期卧床21例,肿瘤16例,手术13例,下肢骨折10例,肥胖8例,心脏病4例,妊娠1例,止血治疗1例,高脂血症1例,脱水治疗1例,口服避孕药史1例。结论 PTE病因多种多样,病因复杂,其中以下肢深静脉血栓、肿瘤、手术史、骨折、肥胖、心脏病等较为常见,为高度危险因素。
关键词: 肺血栓栓塞症;病因;胸部CT;肺动脉造影
近年来,随着国内医学界对肺血栓栓塞症(PTE)的高度重视,对其防治取得了重大进展,大大提高了PTE早期诊断和治疗水平。由于本病病因复杂、发病隐匿,与其他疾病不易鉴别,临床上误诊率和病死率仍较高。为了进一步提高对PTE的认识,减少漏诊、误诊,本文就PTE的常见发病原因进行分析,现报告如下。
1 资料和方法
1.1 一般资料 本文回顾性分析我院2000年1月~2009年7月经胸部CT增强扫描、肺动脉造影所证实的PTE患者121例。其中男63例,女58例;年龄29~84岁,平均64岁。临床表现为呼吸困难、咯血、胸痛、咳嗽、发热、发绀、晕厥、大汗、心悸、意识丧失等。PTE诊断依据2001年中华医学会呼吸病学分会PTE的诊断与治疗指南(草案)[1]。
1.2 方法 胸部CT增强扫描,采用TOSHIBA公司Aquilion(TSX101 A)型多层面CT扫描机扫描,全部病例CT扫描范围从肺尖至左膈,扫描层厚为3 mm,1.5 mm重建,造影剂为优维显300 mg,总量为80 ml,注射速率3 ml/min,延迟15 s。肺动脉造影:血管造影机为LCV.Plas,采用Seldinger技术穿刺右侧股静脉插管,7 F端侧孔导管于主肺动脉造影,造影剂为优维显300 mg,总量80 ml,注射速率8 ml/s,延迟0.5 s行肺动脉造影。
(转载自http://zw.NSEAC.com科教作文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