脑梗死诊治进展论文(2)
2014-03-11 01:21
导读:1.2.4 磁共振频谱(MRS) 是MR技术的新进展之一,可以评价指定脑区的代谢活动及某种代谢物的浓度。其可以早期诊断脑梗死,并对预后做出判断,脑梗死后
1.2.4 磁共振频谱(MRS) 是MR技术的新进展之一,可以评价指定脑区的代谢活动及某种代谢物的浓度。其可以早期诊断脑梗死,并对预后做出判断,脑梗死后不同时间、不同部位和大小,MRS表现有所不同。其不足之处主要在于检查时间长,使高龄及体弱者的检查受限,也可能使开始治疗的时间延迟 [8] 。
2 治疗
对于急性脑血管疾病一般的治疗是注意监测生命体征和防止各种并发症的发生。首先应通过保持呼吸道通畅、充分供氧、防止误吸等手段预防呼吸道的并发症。有学者指出 [9] ,除要防止呕吐物被误吸外,急性期饮食也应非常谨慎。在意识不太好时,或有吞咽障碍时,均应严格禁食,采取肠道外途径维持营养,或用鼻饲管维持营养及给药。对脑梗死目前研究及临床所关注的是超早期溶栓治疗、抗凝、降纤治疗等方面。
2.1 溶栓治疗 该疗法是近年研究的热点,其目的是希望使血管尽早再通,恢复缺血区的血液供应,抢救那些缺血但尚未坏死即“半暗带”区的神经元,使患者的功能恢复,减少后遗症,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
2.1.1 适应证和禁忌证 现认为溶栓治疗无绝对的年龄限制,溶栓应在发病的3h内进行,国内的尿激酶静脉溶栓可至6h。如有下列情况不宜进行溶栓治疗:3个月内有卒中和严重头颅外伤史;2周内有外科大手术和严重躯体外伤史;既往脑出血病史;颅内肿瘤、动静脉畸形或动脉瘤;21天内有胃肠道或泌尿道出血;1周内在非压迫部位有动脉穿刺或腰穿史;同时口服抗凝药物;查体血压≥185/110mmHg;血小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