苜蓿高产栽培管理与加工调制论文(2)
2014-11-22 01:01
导读:~ 7℃ 时播种。黄河三角洲地区有春脖子短、地温回快的气候特点,顶凌期一般为5~10天,最多不超过15天,所以顶凌播种必须抓住一个“早”字,早准备
~
7℃时播种。黄河三角洲地区有春脖子短、地温回快的气候特点,顶凌期一般为5~10天,最多不超过15天,所以顶凌播种必须抓住一个“早”字,早准备,早行动,及时播种,否则将贻误时机,在我市适宜播种一般可掌握在
2月20日到
3月5日之间。顶凌播种由于地温低而发芽率低、出苗慢,所以播种量可适当大一些。进口种子由于纯净度、整齐度、发芽率高,亩播种量可掌握在1.2~1.3市斤,国产种子亩播量可掌握在1.5~2.0市斤。顶凌播种播幅的大小要根据土质和水肥条件而定。土壤质地良好,水肥条件不足的地快播幅可掌握在20~25厘米。顶凌播种时由于地温偏低,播种时宜浅播,在底墒足,表层土墒情好时,播种深度可掌握在2厘米以上,若土壤墒情稍差可掌握在3厘米以上。春季气温回升快、蒸发量大,容易失墒。表层土壤墒情稍差的地快,顶凌播种后要及时填压,以利保墒,出苗早、出苗齐,镇压时最好选用圆筒型平面镇压器。我市广北农场1999、2000年连续两年顶凌播种均收到良好的效果。偏盐碱的地快不宜顶凌播种和春播,幼苗期正值返盐高峰期,死苗严重,教训很深。
2苜蓿的春季田间管理
苜蓿属耐寒性较强的作物,春季返青早,生长快,生育期短,5月中下旬即进入初花收割期。因此,要获得高产高效,必须入时进行田间管理。当表层土壤解冻后,一是要及时进行划锄松土,利用钉齿耙纵横交叉耙,破除板结,提高土壤的通透性和,以利苜蓿早发;二是结合松土进行追肥,每亩追施磷酸二氨复合肥10~15公斤。去年,秋天播种的苜蓿因根瘤菌数量少,需增施一定量的氮肥,以利提高产量和质量;三是苜蓿返青后,生长旺盛,需水量大,此时若天气干旱,适时浇一遍水,对提高第一茬苜蓿草的产量有着十分重要的作用。杂草和病虫害对春季第一茬苜蓿危害较轻,一般无需防治。个别地块有杂草或病虫害发生时,应采取相应的防治措施,及时防治。
(科教论文网 lw.nseaC.Com编辑发布) 3苜蓿的夏季生产管理
3.1科学灌水与排水,适量追肥。
苜蓿第一茬刈割后,生长快,需水量大,一般每生产1公斤干物质,需水800公斤,灌溉可以大幅度提高再生草的产量。所以各地要根据苜蓿地块的土壤条件和墒情适时烧一遍水。同时结合浇水,每亩追施10~15公斤的复合肥或苜蓿专用肥,以利于苜蓿再生,提高苜蓿产量。另外,各地还要做好夏季的防涝工作,在夏季雨多积水时应及时排除田间积水,防止苜蓿遇涝而造成的烂根或死亡。
3.2防除杂草,提高单位面积的产草量。
防除杂草是苜蓿生产中最基本的管理措施之一。苜蓿生长过程中常见的一年生杂草主要有稗草、马唐、狗尾草、苍耳、藜、苋等。常见的二年生及多年生杂草主要有荠菜、白茅、芦苇等。夏季光、热、水等条件有利于杂草的生长特别是苜蓿收割后,杂草的生长尤为迅速,是影响苜蓿产量的一个重要因素。所以在第一茬苜蓿收割后,应立即进行中耕除草。大面积种植苜蓿时,可用除草剂消灭杂草,目前茎叶处理的除草剂有8种对苜蓿安全有效,即普施特、2.4-DB、苯达松、阔叶柘、拿捕净、稳杀得、盖草能(稳杀得和盖草的合剂为精克草能)、禾草克。其中普施特杀草谱广,对阔叶和禾本科杂草均有效;2.4-DB、苯达桶、阔叶柘只对阔叶杂草有效;拿捕净、禾草克、精克草只对禾本科杂草有效。
化学除草时要注意选用安全有效的除草剂,最好先小面积试验后再推广。药效要在刈割前2~3周失效,以免药残或牲畜中毒。
3.3及时防治病虫害。
苜蓿受到病中害危害后,往往引起茎叶柘黄,或出现病斑,叶片残缺甚至落叶,生长不良,使苜蓿产草量下降,品质变劣,利用年限缩短,因而在生产中造成很大损失。所以,病虫害防治是苜蓿田间管理上一项重要的措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