计算机应用 | 古代文学 | 市场营销 | 生命科学 | 交通物流 | 财务管理 | 历史学 | 毕业 | 哲学 | 政治 | 财税 | 经济 | 金融 | 审计 | 法学 | 护理学 | 国际经济与贸易
计算机软件 | 新闻传播 | 电子商务 | 土木工程 | 临床医学 | 旅游管理 | 建筑学 | 文学 | 化学 | 数学 | 物理 | 地理 | 理工 | 生命 | 文化 | 企业管理 | 电子信息工程
计算机网络 | 语言文学 | 信息安全 | 工程力学 | 工商管理 | 经济管理 | 计算机 | 机电 | 材料 | 医学 | 药学 | 会计 | 硕士 | 法律 | MBA
现当代文学 | 英美文学 | 通讯工程 | 网络工程 | 行政管理 | 公共管理 | 自动化 | 艺术 | 音乐 | 舞蹈 | 美术 | 本科 | 教育 | 英语 |

论新时期我国渔业船舶安全管理工作论(2)

2014-12-06 01:07
导读:国务院在《决定》中指出,要加大事故赔偿力度,提高赔偿标准。虽然《决定》没有提出具体的经济赔偿标准数额,国家相关法律法规中也没有硬性经济赔

  国务院在《决定》中指出,要加大事故赔偿力度,提高赔偿标准。虽然《决定》没有提出具体的经济赔偿标准数额,国家相关法律法规中也没有硬性经济赔偿标准,但是许多省(市、自治区)都根据辖区现实情况,参照几起特大煤矿事故的死亡赔偿情况,对赔偿标准做出了规定。
  事故遇难者经济赔偿标准的提高,一些行业和领域最低赔偿标准的暂行规定,一些家属对死亡者赔偿案件的诉讼,体现了国家和社会对劳动者生命价值的关爱。这将极大地促进雇主提高安全生产管理水平,改善劳动条件;也会促进劳动者用法律手段维护自身的合法权益。
  六、保险业在安全生产管理领域正在扮演重要角色 2004年1月1日,全国实施《工伤保险条例》,直接促进矿山、建筑等高风险领域职工和农民工参加保险。
  2004年中国保监会在北京、上海、深圳、广东、海南、山西、河北、吉林、安徽等9个省市启动高危行业的雇主责任险,把企业或雇主的民事经济赔偿责任通过保险服务,转嫁分散出去,从根本上转变“工人卖命,老板赚钱、政府发丧”的被动局面。
  劳动和社会保障部2006年4月决定在全国启动旨在保障高风险行业农民工安全权益的“平安计划”,计划用3年时间,实现全部煤矿企业和大部分建筑企业农民工参加工伤保险。
  目前,国家安监总局、中国保监会一直在努力促进安全生产与商业保险的“联姻”,以期使保险业的经济补偿和社会管理职能尽快惠及、普及到安全生产领域。
  在高危生产行业积极推动责任保险、工伤保险和意外伤害保险,是安全生产管理体制向市场化转轨的一个重要举措。把参加保险作为生产的准入机制,正在我国高危生产行业和领域达成广泛的共识,并正在由企业向农民工群体推进。 中国大学排名
  2006年6月15日,国务院颁布《关于保险业改革发展的若干意见》,提出大力发展责任保险,健全安全生产保障和突发事件应急保险机制。
  保险服务介入到安全生产领域至少有5个方面的作用,一是有利于保障工人的合法权益,二是有利于缓和工人与企业或雇主的关系,三是有利于把政府从救济压力中解放出来,四是有利于促进安全生产,五是能实现企业或雇主的风险分散和转移。
  七、国家重视对安全生产的技术支撑和资金投入 实践表明,安全生产的资金投入和科技创新,具有重要的前导作用和基础性作用。安全生产科技工作是以安全性为主导的事业,在安全生产科技投入中,企业和雇主应尽到社会责任,政府应扮演重要的监管角色。
  温家宝总理在2006年1月的全国安全生产工作会议上强调:“多渠道增加安全生产投入。加快推进安全生产科技进步,提高安全生产技术水平和安全装备水平。”在国务院实行有利于安全生产经济政策的主导下,对一些高危行业明确提取安全管理费用,提高事故赔偿标准和安全生产风险低押金3项经济政策。并就专业人才培养与引进,科学研究的投入与扶持都制定了切实可行的措施。
  国家安全生产“十一五”规划,更是集中体现了安全生产投入和科技支撑必须强化的政策导向,把加大安全生产基础设施和安全技术改造投入,实施科教兴安战略,作为实现总体目标的保障措施纳入规划之中。规划十一项重点项目所需资金就达1500亿元。显示了党和国家从源头上根治安全隐患的决心,追求长治久安的魄力。
  八、自然灾害损失解密,媒体曝光频繁,职工维权活跃,政府压力大增 2005年9月12日,国家保密局和民政部联合召开新闻发布会,宣布国家对自然灾害导致死亡人数及相关资料解密。 内容来自www.nseac.com
  由此带来了舆论监督在该领域的解放与活跃。舆论监督具有传递快捷、覆盖范围广泛、影响力大的优势,许多漠视安全,违法违规,甚至草菅人命者虽然敢无视政策法令,无视罚款赔偿,却不敢面对媒体。媒体的舆论监督就像

[1][2][3]下一页

上一篇:公立医院实施绩效工资的探讨论文 下一篇:没有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