计算机应用 | 古代文学 | 市场营销 | 生命科学 | 交通物流 | 财务管理 | 历史学 | 毕业 | 哲学 | 政治 | 财税 | 经济 | 金融 | 审计 | 法学 | 护理学 | 国际经济与贸易
计算机软件 | 新闻传播 | 电子商务 | 土木工程 | 临床医学 | 旅游管理 | 建筑学 | 文学 | 化学 | 数学 | 物理 | 地理 | 理工 | 生命 | 文化 | 企业管理 | 电子信息工程
计算机网络 | 语言文学 | 信息安全 | 工程力学 | 工商管理 | 经济管理 | 计算机 | 机电 | 材料 | 医学 | 药学 | 会计 | 硕士 | 法律 | MBA
现当代文学 | 英美文学 | 通讯工程 | 网络工程 | 行政管理 | 公共管理 | 自动化 | 艺术 | 音乐 | 舞蹈 | 美术 | 本科 | 教育 | 英语 |

谈乳腺癌改良根治术围手术期的护理体会

2014-12-27 01:07
导读:药学论文毕业论文,谈乳腺癌改良根治术围手术期的护理体会在线阅读,教你怎么写,格式什么样,科教论文网提供各种参考范例: 摘要: 目的 探讨乳腺癌改良根治术围手术期护理的措施和重

摘要: 目的 探讨乳腺癌改良根治术围手术期护理的措施和重要性。方法 对24例乳腺癌改良根治术患者进行围手术期的心理干预、切口护理、导管护理及指导功能锻炼等。结果 24例乳腺癌改良根治术患者切口均I期愈合,患侧肢体功能恢复良好,无手术并发症发生。结论 做好围手术期护理是手术顺利进行的重要保证,加强术后护理是手术获得成功不可缺少的重要环节。


关键词: 乳腺癌 改良根治术 护理


乳腺癌是常见的恶性肿瘤之一,男女均可发生,女性发病率明显高于男性。主要表现为乳房有肿块及乳头凹陷、溢液等。主要的治疗方法是手术治疗。乳腺癌改良根治术即切除患侧乳房组织及作腋下淋巴结的清扫,保留胸大肌、胸小肌,与乳腺癌扩大根治术相比具有手术创伤小、对上肢功能影响小、皮瓣成活率高、伤口愈合好等优点。近年来,有文献报道证明,乳腺癌手术治疗失败往往是因为癌细胞的全身播散,而非局部手术不彻底所致,因此,乳腺癌改良根治术已被广泛采用。它适用于临床I、Ⅱ及ⅢA期浸润性乳腺癌。而围手术期周密的护理是手术成功的重要保证。我院自2005年1月-2006年3月,共施行乳腺癌改良根治术24例,效果满意。现将护理体会报告如下。
1临床资料
本组病例共24例,其中男1例,女23例;年龄40-73岁,平均年龄54岁。住院天数12~24天,平均住院天数为16天。无1例出现皮瓣坏死,均痊愈出院。
2护 理
2.1术前护理
2.1.1加强心理疏导:乳腺癌患者在诊断确立后都有不同程度的心理问题,如焦虑、悲观、不知所措等,实施手术是首要的治疗手段,也就意味着要切除乳房,而乳房对于女性来说,是优美的生理曲线的体现,尤其是年轻的、知识层次比较高的女性,更容易出现焦虑、忧郁、自卑等心理反应,对乳房的缺失更容易出现自我形象紊乱,所以加强手术前的健康教育和心理干预尤为重要。针对这些,作为护理人员,要用和蔼的态度、委婉的语言、文雅的举止与病人进行有效沟通,告知手术切除乳房的必要性,以及手术相关的知识,介绍手术成功病例,以增强患者战胜疾病的信心。另一方面,应积极疏导并说明手术后有办法弥补,外观无损形象,待病情稳定后,可以通过戴义乳等方法,恢复形体曲线,增强自信心。

(科教范文网http://fw.ΝsΕΑc.com编辑)

2.1.2协助患者完成术前各项常规检查,如:乳腺X线摄片、电脑远红外乳腺疾病检查、局部穿刺采样进行病理分析等。作皮肤准备,其备皮范围为:上至锁骨上部,下致脐水平,两侧至腋后线,包括同侧上臂上1/3和腋窝部。如需植皮,取患侧乳房上皮肤,应注意乳头及乳晕部的清洁,取患乳对侧大腿皮肤者,备皮范围应包括会阴部阴毛、膝关节[1]。必要时备血。
2.2术后护理
2.2.1麻醉后护理。在麻醉未完全清醒前设有专人看护,取去枕平卧位,头偏向一侧,保持呼吸道通畅,密切观察生命体征,经常呼唤患者了解患者的意识恢复情况,麻醉清醒前可能出现烦躁,应注意患者的安全,防止发生坠床及各种引流管的脱落等,给予氧气吸入,禁食6小时,以后根据病情逐渐给予半流食直至普食。
2.2.2留置引流管的护理。
本组病例术后均在患侧锁骨下及腋下放置橡皮管引流,两根橡皮管用Y型接管相连接,再用橡皮管与电动负压吸引器相连接,吸引的次数视引流量的多少而定,应保持整个引流装置呈负压状态,停止吸引时应在Y型接管下端的橡皮管上夹一把血管钳,注意血管钳应夹在电动吸引器与橡皮管连接的上端,以防连接脱落时空气进入橡皮管内,一般术后4~5天,如皮瓣紧贴胸壁就可拔除锁骨下引流管,1周左右如24小时引流量少于10ml可拔除腋下引流管。术后放置引流管的目的是及时排除积血、积气,有利于皮瓣的存活及伤口的愈合,所以,应保持引流的通畅,固定长度以不影响病人翻身为宜,引流期间应加强观察,如每小时引流量大于100ml并且液体呈鲜红色时,应警惕有活动性出血的可能,并及时将情况通知医生。每24小时记录引流液的颜色、性质和量一次,并在无菌操作原则下更换引流瓶一次。
上一篇:探析低血容量性休克的临床护理论文 下一篇:没有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