探讨D-二聚体在临床治疗应用论文(2)
2015-01-06 01:01
导读:3.4 用于肝炎病情的观察 肝病患者的血液呈高凝状态,血管内皮的损伤激活了内源性凝血途径,组织损伤或细胞破坏,使组织因子进入血循环,直接激活外
3.4 用于肝炎病情的观察 肝病患者的血液呈高凝状态,血管内皮的损伤激活了内源性凝血途径,组织损伤或细胞破坏,使组织因子进入血循环,直接激活外源性凝血途径,最终激活纤溶系统。在肝炎患者血浆中,大部分D-二聚体含量升高[8]。急性肝炎轻度升高;慢性肝炎和肝硬化中度升高;重度肝炎高度上升。因此D-二聚体含量的升高幅度与病情严重程度有着相关性。本组2例酒精依赖、酒精性肝硬化病人为轻度升高。
3.5 慢性支气管炎急性发作期合并肺部感染 慢性支气管炎急性发作和肺部感染是老年卧床病人最严重的并发症之一,也是导致死亡的重要原因。慢支患者肺泡毛细血管基底膜增厚,内皮细胞损伤血栓形成,管腔纤维化闭塞。肺部感染时引起肺泡毛细血管充血,内皮细胞的损伤,激活了凝血及纤溶系统,使D-二聚体产生增加[9]。慢支病人血浆中D-二聚体的水平升高不明显,通过监测血浆中D-二聚体的动态变化,有助于判断炎症的病理及病情变化,对判断慢支是否合并肺部感染有一定意义。
【参考文献】
1 杨庆铭.预防骨科大手术后深静脉血栓形成的专家建议.中华骨科杂志,2005,25(10):636-640.
2 邱贵兴,戴尅戎,杨庆铭,等.预防骨科大手术深静脉血栓形成.指南草案.
3 璩斌,王学峰,张利伟,等.缺血性中风患者抗凝与纤溶系统的变化.上海医学检验杂志,1997,12(3):15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