谈痰淤互结证与胸痹的关系论文(2)
2015-02-08 01:07
导读:4 痰淤互结的现代研究 4.1 痰淤证候与细胞黏附分子的关系细胞黏附分子(callular adhesion molecules) 过量表达,诱导白细胞与血管内皮细胞( endathecial cecl EC) 的黏
4 痰淤互结的现代研究
4.1 痰淤证候与细胞黏附分子的关系细胞黏附分子(callular adhesion molecules) 过量表达,诱导白细胞与血管内皮细胞( endathecial cecl EC) 的黏附是AS 早期的炎症性病理变化之一。冠心病(coronary heart disease) 发病与CAMs 介导的炎症反应密切相关。柏正平等[4]研究表明CHD 心脉淤阻证、痰阻心脉证病人的血浆ICAM - 1 明显高于虚证组和对照组,CHD的心脉淤阻证、痰阻心脉证之间无显著差异。CHD的心脉淤阻证病人血浆VCAM - 1高于对照组。提示CHD 实证存在黏附分子异常表达,可能处于慢性炎症状态。而斑块内的炎症过程使斑块从稳定转变为不稳定,易于引起破裂和血栓形成,为中医药治疗CHD 实证提供抗黏附、抗炎依据。
4.2 冠心病痰淤证与载脂蛋白E 基因多态性关系的研究载脂蛋白E (apolipoprotein E , Apo E) 作为脂蛋白的组成部分和功能蛋白,对血脂代谢起调节作用,编码Apo E 基因的变异是影响血浆胆固醇浓度的重要遗传因素之一。欧阳涛等[5]研究表明:Apo E第4外显子的基因型及等位基因频率在冠心病不同中医证候中的分布有明显差异,变异等位基因ε4的携带者TC 和LDL2C明显升高,更倾向于发生痰证,表明ε4等位基因,特别是E3/4基因型可能是冠心病及中医痰证的主要易感基因之一。
在此基础上,为了深入探讨先天禀赋对证候发生、发展的影响,他们进一步研究了ApoE IE1基因 113位C/G多态性与冠心病痰淤证候的相关性。而ApoE IE1G/G基因型与ε4 关联密切,在痰证和痰淤互阻证中的比率明显高于淤证和非痰非淤证。G/G基因型在正常人群中是野生型表型,在冠心病患者中反而增多,推测有可能是因为G →C的突变减弱了增强子的
生物学功能,或者G/G基因型与ε4有一定的伴随关系,增强了ApoEε4的表达而间接与血脂水平变化和冠心病呈相关性[6]。与脂质代谢紊乱相关的基因多态性可能是影响冠心病“痰”的发生和发展的遗传基础,上述结果为中医证候多样性及发生频率与特定基因多态性存在某种关联,此关联可能是证候形成与体质类型或先天禀赋差异的分子基础的推测提供了初步依据[7]。
(转载自中国科教评价网www.nseac.com ) 5 化痰祛淤治疗胸痹
胸痹心痛的治疗,东汉张仲景在《金匮要略·胸痹心痛短气病》中就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