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首页哲学论文经济论文法学论文教育论文文学论文历史论文理学论文工学论文医学论文管理论文艺术论文 |
【摘要】 目的 制备咽宝合剂并对其进行质量控制。方法 运用薄层色谱法鉴别连翘;采用高效液相色谱法进行连翘苷的含量控制,色谱柱为Eclipse XDB-C18柱(250mmX4.6mm,5μm ),流动相:氯仿—甲醇(6:1),检测波长:277nm。 结果 在0.1~0.5g/L浓度范围内连翘苷呈良好的线性关系,r=0.9999,平均回收率为99.01%,RSD=0.86%(n=5)。结论 本制备工艺简便可行,含量测定快速准确,可用于本制剂的质量控制。
【关键词】 咽宝合剂 薄层色谱法 连翘苷 高效液相色谱法
咽宝合剂为临床协定处方,具有清热解毒、生津利咽之功效,主要用于急性咽炎、急性扁桃体炎及上呼吸道感染等。为更好地控制该品种的质量,笔者制定了制备工艺,并对其质量控制方法进行了研究,现报道如下:
1 仪器与试药
LC—2010AHT型高效液相色谱仪(日本岛津公司);LC solution色谱工作站。连翘苷对照品(中国药品生物制品检定所);咽宝合剂(规格100ml);试剂均为分析纯。
2 处方与制备
2.1 处方
鱼腥草6200g,石膏(打碎先煎)6 200g,连翘1 800g,蒲公英6 200g,紫苏叶1 800g,芦根1 800g,桑叶3 100g,黄芩1 800g,甘草920g,防腐剂适量,共制成10 000ml。
2.2 制备
取含有挥发性成分的饮片,用水适量浸泡,充分湿润后,加水过药面,煮沸后保持微沸约15min,滤过,滤液另器保存,取其它饮片,加水浸泡,充分湿润后,与上述药渣合并,加水过药面2~4cm,煎煮2次,第1次保持微沸1~2h,第2次0.5~1h,时加搅拌,以煮透为度。
3.4 含量测定
本合剂的连翘中所含的有效成分连翘苷,在高效液相色谱柱分离中很容易和连翘中乃至样品中所含其它成分分开,其化学性性质稳定,在277nm紫外区有最大吸收[3],重现性较好。因此,我们选择了连翘苷作为指标成分,应用高效液相色谱法进行含量测定,从而有效控制咽宝合剂的内在质量。
3.4.1 色谱条件:色谱柱:Eclipse XDB-C18柱(250mmX4.6mm,5μm );流动相:氯仿—甲醇(6:1);检测波长:277nm;流速:1ml/min,柱温:30℃;进样量10μl。 (科教论文网 Lw.nsEAc.com编辑整理)
3.4.2 标准曲线的绘制:精密吸取连翘苷对照品10mg置于10ml容瓶中,用甲醇溶解并稀释至刻度制成1g/L的连翘苷对照品溶液。精密吸取1g / L的连翘苷对照品分别稀释配成0.1,0.2,0.3,0.4,0.5(lg / L)的连翘苷对照品溶液,分别进样10μl,每个浓度重复6次,测定每个浓度的平均色谱峰面积积分值(A)与连翘苷浓度(C)之间的回归方程为C=7.16X10-8+6.02X10-3,r=0.999。线性回归曲线说明在0.1~0.5g/L浓度范围内连翘苷浓度与色谱峰面积积分值呈良好的线性关系。
3.4.3 对照品溶液的配制:精密称取连翘苷对照品加甲醇溶液制成每1ml含0.82mg的溶液。
3.4.4 供试品溶液的制备:精密量取咽宝合剂20ml,离心过滤,置于50ml圆底烧瓶中,加入氯仿分3次水浴回流萃取,每次萃取20min左右。合并3次氯仿液,水浴蒸干,用甲醇转移至带塞刻度试管中,蒸干甲醇,精密取1ml甲醇溶解残渣,即得供试品溶液。
3.4.5 阴性对照溶液的制备:照处方比例自行制备不含连翘苷的阴性对照样品,按供试品溶液制备方法制备。以上三种溶液按上述色谱条件进样,测定结果表明:阴性对照在连翘苷峰相应的保留时间处无干扰。
3.4.6 精密度试验:精密吸取供试品溶液,按上述色谱条件,测定其中连翘苷的含量,连续进样5次,每次10μl,测定峰面积,结果RSD=1.07%。
3.4.7 回收率实验:精密吸取已知含量的供试品样品2ml,分别精密加入0.1g/L的lml标准品溶液1ml,摇匀后按含量测定方法测定其中连翘苷的含量,结果平均回收率为99.01%,RSD=0.86%(n=5)。 (转载自http://www.NSEAC.com中国科教评价网)
3.4.8 样品测定结果:按上述方法,测定3批样品连翘苷的含量分别为6.2 103、6.1 376、6.2 201lg/L。
4 讨论
采用本法测定咽宝合剂中连翘苷的含量,方法稳定可靠,重现性好,可作为控制本制剂质量的有效方法。
参考文献
[1]国家药典委员会编 . 中华人民共和国药典(一部)[S].2005年版 . 北京:化学工业出版社,2005:附录48.
[2]国家药典委员会编 . 中华人民共和国药典(一部)[S].2005年版 . 北京:化学工业出版社,2005:附录54.
[3]张国刚,徐绥绪 . 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抗病毒口服液中连翘苷的含量[J].中草药,1998,29(3):16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