野生葛根与栽培葛根药材性状显微组织差异比较(3)
2015-06-17 01:45
导读:3.3.2 葛根栽培品粉末黄白色或淡棕色。淀粉粒众多,单粒球形、半圆形或多角形,直径 5~25 m,脐点点状、裂缝状或星状;复粒由2~10 分粒组成。纤维多
3.3.2 葛根栽培品粉末黄白色或淡棕色。淀粉粒众多,单粒球形、半圆形或多角形,直径 5~25 μm,脐点点状、裂缝状或星状;复粒由2~10 分粒组成。纤维多成束,直径 7.5~27.5 μm,壁厚,木化,周围细胞大多含草酸钙方晶,形成晶纤维,含晶细胞壁木化增厚。草酸钙方晶长径10~22 μm,短径12.5~27.5 μm。具缘纹孔导管较大,多破碎,具缘纹孔六角形或椭圆形,排列极为紧密。见图3B。
4 结论与讨论
葛根野生品与栽培品药材性状存在区别。主要表现在药材个子野生品呈长圆柱形,直径(0.5)1~6 cm。横切面色泽较深,呈棕褐色,纤维性,可见棕色同心性环纹。质韧,纤维性强。葛根栽培品根明显膨大,粉性增强。其药材个子呈长纺锤形或长圆柱形,直径2~12 cm。横切面颜色较浅,呈黄白色,可见淡棕色同心性环纹。体重,有粉性。见表2。表2 葛根野生品与栽培品药材性状显微组织比较(略)
葛根野生品与栽培品在显微组织方面有区别,表现在根横切面葛根野生品晶鞘纤维束众多,有多层切向排列的细胞内含棕色块状物的分泌道群,木质部导管密集,粗大;栽培品晶鞘纤维束、分泌道群均较少,多径向排列;木质部导管排列稀疏,径向排列,导管直径随生长年限增加增粗。葛根野生品粉末中淀粉粒较少,有的产地样品极少见淀粉粒。栽培品粉末淀粉粒众多。见表2。
葛根不同生长年限的导管直径1年生的较小,直径56~178 μm,随生长年限的增加,导管直径增粗,3年以上,导管直径接近野生品。
【参考文献】
[1]国家药典委员会.中国药典,Ⅰ部[S].北京:
化学工业出版社,2005:233.
(科教范文网http://fw.NSEAC.com编辑发布)
[2]楼之岑,秦 波.常用中药材品种整理和质量研究(北方编,第1册)[M]. 北京:北京医科大学、中国协和医科大学联合出版社,1995:379.
[3]卢先明,曾俊超,刘代明,等.川产葛根的生药研究[J]. 四川中医, 1994,12(12):13.
[4]中国医学科学院药物研究所. 中药志,第1册 [M]. 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1982:56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