计算机应用 | 古代文学 | 市场营销 | 生命科学 | 交通物流 | 财务管理 | 历史学 | 毕业 | 哲学 | 政治 | 财税 | 经济 | 金融 | 审计 | 法学 | 护理学 | 国际经济与贸易
计算机软件 | 新闻传播 | 电子商务 | 土木工程 | 临床医学 | 旅游管理 | 建筑学 | 文学 | 化学 | 数学 | 物理 | 地理 | 理工 | 生命 | 文化 | 企业管理 | 电子信息工程
计算机网络 | 语言文学 | 信息安全 | 工程力学 | 工商管理 | 经济管理 | 计算机 | 机电 | 材料 | 医学 | 药学 | 会计 | 硕士 | 法律 | MBA
现当代文学 | 英美文学 | 通讯工程 | 网络工程 | 行政管理 | 公共管理 | 自动化 | 艺术 | 音乐 | 舞蹈 | 美术 | 本科 | 教育 | 英语 |

关于吉利收购沃尔沃的SWOT分析

2013-07-06 01:18
导读:市场营销论文毕业论文,关于吉利收购沃尔沃的SWOT分析怎么写,格式要求,写法技巧,科教论文网展示的这篇论文是很好的参考:   摘要:随着中国企业的发展,越来越多的中国企业试图并购

  摘要:随着中国企业的发展,越来越多的中国企业试图并购优秀的外国企业以获取先进的技术,一个重要的例子就是吉利并购沃尔沃。

  虽然此次并购可能会以此给吉利快速发展的机会,但是由于在企业文化、技术、战略等方面的阻碍,吉利一定会面对很多挑战。我们的研究就是用SWOT分析来分析吉利收购沃尔沃是利大于弊还是弊大于利,而我们的结论看起来是有些悲观的。

  关键词:吉利沃尔沃 沃尔沃收购 SWOT

  随着中国企业自身的不断发展壮大,中国经济政治文化影响力的不断增强,尤其是中国2万亿的庞大外汇储备,中国企业已经不断地发出了“走出去”的声音,然而在走出去的背后,中国企业遇到更多的是因管理、文化、法律、理念上的矛盾所引发的挑战。

  北京时间3月28日晚,吉利汽车以18亿美元的价格收购瑞典汽车企业沃尔沃100%的股权。但不同于联想收购时IBM的举国热情,这次的收购人们更多的是冷静的思考,理性的质疑,作为一个刚刚起步的民族品牌能够有效整合沃尔沃这个百年名企吗?这是大家对这次收购合理质疑。笔者认为,这次合并对中国的汽车产业来说,对吉利来说,绝对是机遇与挑战并存,获利的同时必然也孕育着风险。SWOT分析可以有效的分析企业的内外部优势和劣势,以及存在的机遇与风险,这为我们客观把握和分析吉利未来的发展提供了有效的依据。

  1吉利收购沃尔沃的优势

  1.1吉利的内部优势

  (1)技术和规模:作为中国最大的民营车企之一,吉利从1997年进入汽车制造领域以来,凭借灵活的经营机制,引进人才努力研发自主技术,发展技术创新,快速成长为中国经济型轿车的主力品牌。由于在技术和规模上,吉利已经有了一定的实力,所以为其进一步整合沃尔沃的技术奠定了基础。

  (2)财务状况:吉利成功在香港上市,建立了较好的融资平台,并且自身财务状况良好。

  从上图[1]可以看出,2006年到2008年,吉利的利润一直有持续稳健的增长,尤其2008年后,增长更为迅速。吉利虽然市场占有率不高,但由于吉利低成本战略执行的好,所以依旧有很大的竞争力和发展空间。而良好的利润率为提高投资者信心,为整合后的进一步发展的再融资提供了基础。

  (3)自身内部结构:不像福特自身收购了众多名牌高端汽车,吉利自身正好缺少沃尔沃这样的高端车型,有利于整合吉利自身发展结构和有效满足不同客户需求,而不会造成内部无谓的损耗。

  (4)自身企业性质:吉利自身作为纯粹民营企业,与合资和国字号企业相比,虽然在技术和融资上不占优势,但正因如此,吉利作为私企将更有利润的激励,而且最为重要的是没有国有企业的深刻的官僚束缚,其决策更加灵活。

  1.2外部优势

  (1)市场潜力:吉利自身在中国市场生产、营销和服务网络较为完善,合并有利于沃尔沃在吉利的基础之上,凭借自己在中国市场良好的口碑,更好的打开内地市场,可以推动沃尔沃自身的脱困与发展。

  (2)政府的支持:虽然吉利是私营性质,但是其背后却得到了政府的支持。第一,此次收购,在现金支付的16亿美元款项中,只有一半出自吉利,另一半由沃尔沃将建工厂所在地政府提供。其次,沃尔沃自身低调高贵的气质很适合公务用车,将来政府为了扶持民族企业,吉利也可以在政府采购中争取到大量利润,就是说政府还将在政策上给予支持。

  2吉利收购沃尔沃的劣势

  2.1技术劣势

  汽车关键部件的制作技术工艺以及核心发动机一直是制约着中国汽车事业发展的软肋。中国国内几个重要车厂,清一色都是引进了外国技术,吉利自成立以来,虽然在技术上有了一定的基础,但是还远远不够成熟,无法与外资或合资大厂进行有利竞争。

  2.2市场占有劣势

  吉利在全国市场的占有率为2.54%;按省级市场看,吉利市场占有率比较高的有甘肃5.23、贵州5.22%、河北5.19%、青海4.

上一篇:我国中小企业自主创新分析及对策思考 下一篇:没有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