英文广告翻译中的语用失误研究(1)(2)
2013-09-23 01:10
导读:2.2 忌语的不恰当使用 译者应了解目的语国家的喜好和禁忌,消除以自我为中心的观念,应让翻译的广告去适应受众的文化。每一个国家,民族都存在种种
2.2 忌语的不恰当使用
译者应了解目的语国家的喜好和禁忌,消除以自我为中心的观念,应让翻译的广告去适应受众的文化。每一个国家,民族都存在种种这样那样的忌讳和民族风俗,我们应给予必要的尊重,否则就会影响到我们翻译的广告的功效。例如:龙是中华民族的图腾,但在许多国家被视为恶魔与灾难的化身;大象在欧美国家是呆头呆脑,大而无用的象征。中国人喜欢喜鹊,认为喜鹊是报喜鸟,代表了吉祥,幸运,爱情。中国古代更是有牛郎织女“鹊桥相会”的美丽传说,因而许多婚庆公司喜欢命名为“花喜鹊”,而殊不知在英语中,喜鹊是用来比喻喋喋不休令人厌烦的人。在苏格兰,人们甚至认为喜鹊上门预示着死亡。所以在翻译含有这些动物名称的商标广告时,一定要了解目的语国家的禁忌。
2.3 联想意义的差异
不同文化背景的人对同一种物体,同一个单词会产生截然不同的情感和联想,这正是许多广告翻译中忽略的一点。如我国古代喜欢把美人形容成“玉”,一些化妆品广告因此喜欢使用“美如玉”“还您玉颜”这种说法,如果直译为“sweet as a jade”肯定会影响产品的销路,因为“jade”在英文中代表过时的趣味,庸俗轻佻的女子,而英语里习惯以百合和玫瑰形容女子的花容月貌,应译为“sweet as a lily or a rose”。所以在广告翻译过程中,应尊重民族心理,把握广告词语的联想意义。
2.4 心理接受程度的不同
日本丰田汽车的知名度在世界上是有目共睹的,其广告的作用是功不可没的,其对华广告也是出手不凡:“车到山前必有路,有路必有丰田车”,极其符合中国人的口味。而在与美国做交易的时候,该广告又改成了“Not all cars are created equal.”(并非每辆车都生而平等),很巧妙地套用了美国《独立宣言》中的第一句“Not all men are created equal.”(人人生而平等),以此引喻丰田汽车比别的车质量要好。这种针对不同的国情不同构思的广告无疑会给产品带来巨大的效益。
(科教论文网 lw.nSeAc.com编辑发布) 3 结束语
著名翻译家尤金·奈达说过:“对于真正成功的翻译而言,熟悉两种文化甚至比掌握两种语言更重要。”广告作为一种面对大众的重要宣传手段,本身就是一种重要的社会用语和社会文化,其翻译过程就是一个跨文化再创造的过程。由于各个方面的差异,各个民族形成了自己的文化,这就要求我们在广告的翻译过程中既要准确敏锐的理解、表达语言;又要具有高度的文化意识,对于中西方博大精深,涵盖古今的文化要有深刻的了解,从而尽可能减少跨文化语用失误,译出广告的内涵和韵味,真正实现广告的诱导作用。
参考文献
[1]@Malinowski, B. The Problems of Meaning in Primitive Language in Supplement to Ogden C.K. and Richard I.A. [M]. London:Oxford University Press,1923.
[2]@Thomas, J. Cross-Cultural Pragmatic Failure in Applied Linguistics [M]. London:Oxford University Press,1983.
[3]@何自然. 语用学与英语学习[M]. 上海:上海
外语教育出版社,1997.
[4]@何自然. 语用学与英语学习[M]. 上海: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1997.
共2页: 2
论文出处(作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