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增长极理论的山东半岛城市群旅游合作分析
2013-11-07 01:31
导读:市场营销论文毕业论文,基于增长极理论的山东半岛城市群旅游合作分析样式参考,免费教你怎么写,格式要求,科教论文网提供大量范文样本:
摘要:山东半岛城市群是由济南、青岛、烟台、威海、日照、
摘要:山东半岛城市群是由济南、青岛、烟台、威海、日照、东营、潍坊和淄博八座城市组成的城市带。随着全国旅游业的发展,山东半岛城市群各市旅游发展迅速。在区域旅游一体化的背景下,山东半岛城市群内部旅游合作取得了一定的成绩。半岛城市群旅游合作基本是以青岛、济南为双核心,逐步带动整个区域旅游的发展。应用增长极理论对其分析,揭示区域旅游合作动机,为其他地区的区域旅游合作给以启示。
关键词:增长极;山东半岛;城市群;旅游合作
一、增长极理论的内涵
增长极理论(Growing Polar)是区域经济非均衡发展模式理论的代表。“增长极”概念最早由法国经济学家弗朗索瓦·佩鲁(F.Perrour)于20世纪50年代初提出。1957年,法国
地理学家J.布德维尔(J.Boudeville)将极的概念引入地理空间。增长极理论的核心观点是,区域经济的发展主要依靠条件较好的少数地区和少数产业来带动,应将一些区位条件较好的地区和重点部门进行重点投资、重点发展,其他地区通过增长极的辐射作用逐步发展,最终实现区域的发展。
该理论对区域旅游的开发问题有一定的启示意义,区域旅游的发展不可能各地区同时发展,要依靠旅游资源、市场等条件优势突出的地区来带动,优先发展这些重点地区和重点部门,然后通过重点地区和重点部门的辐射作用带动其他地区旅游的发展,以达到区域旅游的发展。
二、山东半岛城市群旅游合作现状
近年来,随着区域旅游合作的兴起,山东半岛城市群也加强内部合作,在《山东半岛城市群总体规划》的基础上,半岛城市群旅游产业空间发展规划确定为“两极、两轴和六区”。“两极”,即进一步强化增长极城市青岛、济南异质双核心的作用;“两轴”是以济青高速公路为依托的胶济轴和以沿海高速干线为依托的滨海轴;“六区”包括济南—淄博历史文化、科考修学旅游区,潍坊民俗体验、文化休闲旅游区,东营工业文明、生态观光旅游区,青岛海洋文化、滨海度假旅游区,日照生态文化、滨海度假旅游区,烟台—威海历史文化、滨海度假旅游区。依据该发展规划,山东半岛城市群接待国内外游客总量和旅游总收入近两年明显提高(如表1)。
(科教范文网http://fw.NSEAC.com编辑发布) 三、应用增长极理论分析山东半岛城市群旅游合作
山东半岛城市群旅游合作以青岛、济南为双核心不是人为决定的,而是依据其资源、区位等条件确定的,下面从旅游资源、区位条件、经济状况进行分析。
1.旅游资源条件分析
(1)从数量上来说,选取国家级风景名胜区、国家森林公园、国家地质公园、国家级自然保护区、4A级旅游区等级别较高的旅游景区,通过分析得出,青岛、济南、烟台旅游资源数量较多(见表2)。
共2页: 1
论文出处(作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