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首页哲学论文经济论文法学论文教育论文文学论文历史论文理学论文工学论文医学论文管理论文艺术论文 |
【摘要】十六届四中全会《中共中央关于加强党的执政能力建设的决定》中首次提出“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完整概念。这同时给各级企业提出了一个崭新课题,就是针对目前营销环境不和谐的现状,如何大力改善企业的营销环境,使企业的发展融入到构建和谐社会的进程中去。因此,构建企业和谐营销环境具有高度的战略意义。
【关键词】企业 和谐 营销环境
1 企业市场营销环境现状分析
随着市场竞争程度的加剧以及用户需求的多样化,营销工作已逐步成为企业经营工作的重心。但由于受传统经营思想的羁绊和束缚,营销工作仍然暴露出不少问题。为了更好地分析企业营销现状,本文将营销系统分为三个子系统分别予以分析,即营销目标、营销安排和营销行为。
营销目标作为企业营销活动的行为指南,可称其为“导航系统”;营销安排决定着组织结构与工作流程以及规章制度等,所以称其为“支持系统”;营销行为涉及所有与企业营销行为有关的要素,如工作激励、工作行为等,称为“实现系统”。
1.1 营销导航系统现状分析
1.1.1 营销观念滞后。
由于营销理论在中国引进的相对较晚,我国多数企业的营销工作尚处于自我摸索阶段。企业的经营理念和宗旨在具体的营销工作中表达不明显,大部分企业没有把营销工作提升到战略高度。企业领导的注意力往往只停留在广告投入和价格战上,而不是通过系统的营销策略来长久地提高品牌的整体实力。落后的营销观念使企业开展市场营销步履维艰,阻碍了企业综合实力的提高,并且使企业在国际市场竞争中处于不利地位。 (转载自http://zw.NSEAC.com科教作文网)
1.1.2 营销目标得不到变现。
我国企业尤其是许多大型国有企业往往忽视营销目标的执行效力,以至于有了先进的营销观念也不能变现为实际的效益。首先体现在营销目标不切实际,企业经常犯好高骛远、盲目扩张的错误。例如,民营企业三一重工股份公司2003年营业额达突破30亿元,曾被誉为“民营重工第一人”。但自信心过度膨胀使其忘乎所以,当即宣布了2004年营业额要达到100亿元、2010年要达到600亿元的营销目标。但因为新投资策略的失误和国家宏观调控政策的调整,从2004年8、9月份开始,三一重工便开始全方位战略收缩,裁并了很多部门,近三分之一的员工丢掉了饭碗。其次表现在营销任务的分派上。例如我国邮政企业在分派营销任务的过程中,只注重于总体上的平衡,对下级单位的特殊情况考虑较少。导致一些邮政支局因为完不成繁重的营销任务而挖系统内的客户,造成营销环境的不和谐。
1.2 营销支持系统的和谐现状分析
1.2.1 市场营销组织结构不合理。
哑铃式扁平化的销售结构体系在中国还没有得到广泛应用。“各自为政”的组织结构框架妨碍了各部门之间的信息沟通,使销售部无法快速有效地整合生产、人事、财务等资源而错失商机。特别是大型国有企业组织结构臃肿,官僚思想严重,效率低下。
1.2.2 市场营销工作流程混乱。
国内企业仍保持传统的思维方式,靠业务员分头跑业务拉客户,没有规范的营销工作流程。尤其在中小型企业,市场调查程序、营销策略的制定程序、业务拓展程序、售后服务程序、大客户管理程序、费用核销、营销队伍人力资源管理程序等各项程序都极不健全,使整个营销过程缺乏参照、缺乏约束。
1.2.3 市场营销业绩考评体系落后。
(转载自http://zw.NSEaC.com科教作文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