计算机应用 | 古代文学 | 市场营销 | 生命科学 | 交通物流 | 财务管理 | 历史学 | 毕业 | 哲学 | 政治 | 财税 | 经济 | 金融 | 审计 | 法学 | 护理学 | 国际经济与贸易
计算机软件 | 新闻传播 | 电子商务 | 土木工程 | 临床医学 | 旅游管理 | 建筑学 | 文学 | 化学 | 数学 | 物理 | 地理 | 理工 | 生命 | 文化 | 企业管理 | 电子信息工程
计算机网络 | 语言文学 | 信息安全 | 工程力学 | 工商管理 | 经济管理 | 计算机 | 机电 | 材料 | 医学 | 药学 | 会计 | 硕士 | 法律 | MBA
现当代文学 | 英美文学 | 通讯工程 | 网络工程 | 行政管理 | 公共管理 | 自动化 | 艺术 | 音乐 | 舞蹈 | 美术 | 本科 | 教育 | 英语 |

企业和谐营销环境的建设

2014-05-30 01:05
导读:市场营销论文毕业论文,企业和谐营销环境的建设样式参考,免费教你怎么写,格式要求,科教论文网提供大量范文样本:   【摘要】十六届四中全会《中共中央关于加强党的执政能

  【摘要】十六届四中全会《中共中央关于加强党的执政能力建设的决定》中首次提出“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完整概念。这同时给各级企业提出了一个崭新课题,就是针对目前营销环境不和谐的现状,如何大力改善企业的营销环境,使企业的发展融入到构建和谐社会的进程中去。因此,构建企业和谐营销环境具有高度的战略意义。
  【关键词】企业 和谐 营销环境
  
  1 企业市场营销环境现状分析
  
  随着市场竞争程度的加剧以及用户需求的多样化,营销工作已逐步成为企业经营工作的重心。但由于受传统经营思想的羁绊和束缚,营销工作仍然暴露出不少问题。为了更好地分析企业营销现状,本文将营销系统分为三个子系统分别予以分析,即营销目标、营销安排和营销行为。
  营销目标作为企业营销活动的行为指南,可称其为“导航系统”;营销安排决定着组织结构与工作流程以及规章制度等,所以称其为“支持系统”;营销行为涉及所有与企业营销行为有关的要素,如工作激励、工作行为等,称为“实现系统”。
  1.1 营销导航系统现状分析
  1.1.1 营销观念滞后。
  由于营销理论在中国引进的相对较晚,我国多数企业的营销工作尚处于自我摸索阶段。企业的经营理念和宗旨在具体的营销工作中表达不明显,大部分企业没有把营销工作提升到战略高度。企业领导的注意力往往只停留在广告投入和价格战上,而不是通过系统的营销策略来长久地提高品牌的整体实力。落后的营销观念使企业开展市场营销步履维艰,阻碍了企业综合实力的提高,并且使企业在国际市场竞争中处于不利地位。 (转载自http://zw.NSEAC.com科教作文网)
  1.1.2 营销目标得不到变现。
  我国企业尤其是许多大型国有企业往往忽视营销目标的执行效力,以至于有了先进的营销观念也不能变现为实际的效益。首先体现在营销目标不切实际,企业经常犯好高骛远、盲目扩张的错误。例如,民营企业三一重工股份公司2003年营业额达突破30亿元,曾被誉为“民营重工第一人”。但自信心过度膨胀使其忘乎所以,当即宣布了2004年营业额要达到100亿元、2010年要达到600亿元的营销目标。但因为新投资策略的失误和国家宏观调控政策的调整,从2004年8、9月份开始,三一重工便开始全方位战略收缩,裁并了很多部门,近三分之一的员工丢掉了饭碗。其次表现在营销任务的分派上。例如我国邮政企业在分派营销任务的过程中,只注重于总体上的平衡,对下级单位的特殊情况考虑较少。导致一些邮政支局因为完不成繁重的营销任务而挖系统内的客户,造成营销环境的不和谐。
  1.2 营销支持系统的和谐现状分析
  1.2.1 市场营销组织结构不合理。
  哑铃式扁平化的销售结构体系在中国还没有得到广泛应用。“各自为政”的组织结构框架妨碍了各部门之间的信息沟通,使销售部无法快速有效地整合生产、人事、财务等资源而错失商机。特别是大型国有企业组织结构臃肿,官僚思想严重,效率低下。
  1.2.2 市场营销工作流程混乱。
  国内企业仍保持传统的思维方式,靠业务员分头跑业务拉客户,没有规范的营销工作流程。尤其在中小型企业,市场调查程序、营销策略的制定程序、业务拓展程序、售后服务程序、大客户管理程序、费用核销、营销队伍人力资源管理程序等各项程序都极不健全,使整个营销过程缺乏参照、缺乏约束。
  1.2.3 市场营销业绩考评体系落后。

(转载自http://zw.NSEaC.com科教作文网)


  中国企业普遍缺乏规范的业绩指标,不能公平地对企业员工的业绩进行考核。而且企业员工的职责和权力分配不合理,时常造成相互推诿、相互扯皮等现象。落后的绩效考评考评体系还经常使部分员工得以偷工减料、弄虚作假。
  1.3 营销实现系统的现状分析
  1.3.1 营销认知偏离。
  营销人员服务意识淡泊,目光短浅,不注重与客户的感情联络和长期合作,并且缺乏诚信,只关注蝇头小利;营销部门不注重业务结构的平衡发展,短期内能给企业带来收益的业务往往受到重视,而能带来长远利益或效用的业务却没有得到重视。
  1.3.2 营销方式不科学。
  许多企业普遍采用一种“全员推销”的营销方式,即人人上阵,企业中每个人都有营销任务。这种做法虽有一定成效,但存在着许多弊端:员工的营销水平参差不齐,很多人没有进行过系统的培训,在推销时存在着盲目性和宣传口径的不一致;有的员工为完成任务不惜夸大优惠幅度或低价销售,结果使一些用户对企业产生了不信任感,给企业带来了负面影响。
  1.3.3 营销激励单一。
上一篇:中国卷烟品牌发展的培育策略 下一篇:没有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