计算机应用 | 古代文学 | 市场营销 | 生命科学 | 交通物流 | 财务管理 | 历史学 | 毕业 | 哲学 | 政治 | 财税 | 经济 | 金融 | 审计 | 法学 | 护理学 | 国际经济与贸易
计算机软件 | 新闻传播 | 电子商务 | 土木工程 | 临床医学 | 旅游管理 | 建筑学 | 文学 | 化学 | 数学 | 物理 | 地理 | 理工 | 生命 | 文化 | 企业管理 | 电子信息工程
计算机网络 | 语言文学 | 信息安全 | 工程力学 | 工商管理 | 经济管理 | 计算机 | 机电 | 材料 | 医学 | 药学 | 会计 | 硕士 | 法律 | MBA
现当代文学 | 英美文学 | 通讯工程 | 网络工程 | 行政管理 | 公共管理 | 自动化 | 艺术 | 音乐 | 舞蹈 | 美术 | 本科 | 教育 | 英语 |

冯小刚电影品牌研究(3)

2014-10-25 01:26
导读:“后现代性的通俗、幽默化的宣泄,喜剧明星加漂亮女性的固定组合,大社会荒诞背景下的小人物调侃、悲剧元素正剧温情对喜剧风格的适量注入、媒介立

  “后现代性的通俗、幽默化的宣泄,喜剧明星加漂亮女性的固定组合,大社会荒诞背景下的小人物调侃、悲剧元素正剧温情对喜剧风格的适量注入、媒介立体推广、贺岁档期推出等等,共同构成了冯小刚电影的品牌元素。” 在冯小刚的贺岁片中,尽管故事不同,人物也有变化,背景也各异,但相同或相似的主要演员、大同小异的叙事方式,幽默调侃的喜剧风格都保持了影片的连续性和变化性。
  在市场观念的影响下,冯小刚电影在市场操作、主题风格、电影语言等方面相互配合相互交织,树立起了其品牌形象。电影品牌的建立意味着观众对冯小刚电影在功能、品位、档期、宣传等方面的认可,也意味着消费者对冯小刚电影在相当长时期内的一种持续消费趋势,而这种消费定势的稳定发展反过来又能促进他作品的再生产,于是就逐步建立起了一种“生产—消费——再生产”的良性循环,为其电影能在中国激烈的电影竞争中战据票房前列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参考文献:
  [1]尹鸿:世纪转折时期的中国影视文化[M].北京:北京出版社, 1998
  [2]饶曙光:社会/文化转型与电影的分化及其整合[J].当代电影,2001
  [3]王德胜:文化的嬉戏与承诺[M].郑州:河南人民出版社
  [4]冯小刚:我把青春献给你[M].长江文艺出版社,2003
  [5]冯小刚:我是一个市民导演[J].西部电影,1987
  [6]尹鸿李德刚:品牌领导消费[A].中国电影协会.中国电影:创作与市场[C].北京:中国电影出版社.2002
  [7]业陆河:明星制与电影产业[A].中国电影家协会.中国电影:创作与市场[C].北京,中国电影出版社,2002
上一篇:品牌形象与各要素的相关性探讨 下一篇:没有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