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高职市场营销与策划专业课程体系的构建(2)
2015-05-09 01:22
导读:从市场营销与策划专业看,目前国内大部分院校从中专、大专、本科、硕士和博士均开设有市场营销专业。然而,根据我们对国内多所院校市场营销专业教
从市场营销与策划专业看,目前国内大部分院校从中专、大专、本科、硕士和博士均开设有市场营销专业。然而,根据我们对国内多所院校市场营销专业教学计划分析,由于人们对该学科的理解不同,或由于受自身条件的限制,导致该专业课程设置差异较大。我们在各类教学中根据学员们普遍反映发现,市场营销学内容庞杂、涉及面广,在课程设置上存在以下问题:一方面很多实用性较强的课程未开设;另一方面很多课程之间重复太多,既浪费时间,又浪费精力。特别是好多职业院校的课程体系的设计,与一般院校的区别不太明显,不符合职业院校的培养目标。因此,我们认为有必要在对市场营销学发展趋势和内容体系分析基础上对市场营销与策划专业课程设置进行系统分析和研究。通过不断的改革、创新,以适应中国市场营销的发展变化,培养出符合经济发展需要的高质量的市场营销人才。
二、高职市场营销与策划专业课程体系的构建
从高职教育的特征和性质来说,高职教育是一种完成性教育(对绝大多
数学生来说),它的终极目标是将来的从业。面对社会对人才的需求特点,高职教育的产品除具有一定的职业素质外,具有相当熟练的核心技能是非常重要的,这种核心能力包括:交流与合作能力、解决问题能力、应用技术能力、计算能力、组织能力、应用信息能力等。这些方面的训练不仅促进了个人自身的全面发展,而且容易适应各种职业岗位的多元要求,使之具有职业能力迁移的能力。即高职教育的培养目标是既具有职业岗位能力并有较强的应变发展能力的职业型人才。
根据职业型人才培养的社会需求和职业要求,高职教育要努力探索新的人才培养模式,从教学模式、课程体系、教学方法等各方面进行改革。我院市场营销与策划专业在课程体系改革方面进行大胆尝试,构建并实施了以就业为导向的模块化动态课程体系,收到了良好的效果。
(转载自中国科教评价网http://www.nseac.com) (一)课程体系构建的基本思路
构建就业导向的模块化动态课程体系是一个相当复杂的过程,涉及到多方面的因素。为此,我们制定以下工作思路:
1.调研社会对人才的需求状况和行业、企业现状及学生就业情况,提出人才需求分析
调研报告;
2.分析专业对应的职业方向,分析该专业方向所需的基本知识、专业核心技能和职业技术,拟定专业课程体系改革目标;
3.根据目标,拟定课程体系框架结构,制定专业教学计划;
4.综合利用教学资源,制定切实可行的实施方案,并评价其效果。
(二)课程体系构建的目标
1.能力本位,强化技能
坚持“宽基础、多方向、厚基础、强能力”的原则,实现“以一技之长为主,兼顾多种能力”的培养目标,以对口型的专业能力变为适应性的职业能力,强化从业者的职业素质、社会经验、解决问题和应变能力,实现从业者在相应职业岗位范围内能力的转移,达到上岗无过渡。
2.就业导向,多元整合
以市场需求为基础,以就业目标为导向的课程设置直接与就业目标挂钩.瞄准某种职业并落实到具体岗位,就业方向在课程体系中清晰体现;课程设置指向工作需要,即根据职业需要的知识、技能和态度来确定课程内容,使“能力本位”的思想得到体现;专业通用课程考虑到了学生的职业生涯发展,职业方向课程满足了学生即时就业的需要。但不是为就业而就业,而是充分考虑到学生的各种应变能力培养,以适应社会不同层次的需求,应对岗位、职业的变化需求。
3.模块设计,动态管理
根据社会需求,确定职业方向及其所需的基本能力、核心职业能力及相关的应变转化能力,将其对应的支撑课程设计为不同的模块,并根据市场情况和行业需求实行动态管理,如果要改变某一职业方向或职业岗位,可以对与该职业方向或岗位要求相匹配的课程模块及时调整,机动管理。
内容来自www.nseac.com
(三)建立模块课程体系,突出职业方向,形成“基本素质职业能力岗位技能发展应变能力”四位一体的课程模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