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高职市场营销与策划专业课程体系的构建(3)
2015-05-09 01:22
导读:根据能力本位原则和“以一技之长为主,兼顾多种能力”的培养目标,针对市场营销与策划专业对应的职业群类,将其所需的基本知识、职业素质设计为公
根据能力本位原则和“以一技之长为主,兼顾多种能力”的培养目标,针对市场营销与策划专业对应的职业群类,将其所需的基本知识、职业素质设计为公共基础模块;将基本技能和专业核心技能设计为专业通用模块;职业范围上设置了连锁经营和超市经营两个职业方向,将其对应的职业能力设计为满足就业需要的职业方向课程模块(职业方向课程要与相关职业资格证书和技能鉴定相衔接);将适应社会需求变动的发展与应变能力设置为拓展机动模块。
市场营销与策划专业课程体系的框架
模型:
将上述课程体系框架进行内涵分析和关系解读,可以看出基本能力与素质和核心技能是支撑职业型人才培养能否取得成功的保证,职业技术能力是就业的敲门砖和关键所在,而发展与应变能力则是从业或创业的应变要素及职业能力的拓展,四项能力各有侧重,又互为支撑,构成四位一体的能力框架。
(四)强化技能,建立开放性自导式实践课程模式 围绕着培养学生的岗位职业能力和自我发展综合素质能力这两个目标,我们对市场营销与策划专业的实践教学计划做了整体的修订。首先是增加实践性教学学时,其学时数不低于总学时的40%;其次是将学生实习实训课程在形式安排上做提前、拉长、加宽。从第二学期开始,每学期都有实训课程。实训课程的主要目的是培养学生的职业能力,强化训练市场调研与预测能力、推销能力、营销策划能力等,并在此基础上培养学生的基本能力与素质,为将来职业发展的需要打下基础。具体形式是校内模拟实习与实习基地岗位实习相互配合,互为补充。
根据课程设计和职业能力要求,将市场营销专业的校内模拟实习紧密地与课程内容相结
(转载自http://zw.NSEaC.com科教作文网) 合,利用校内模拟超市、营销与策划实训室,变阶段化、集中化为日常化、分散化;岗位实习与实习基地密切合作,阶段性地组织学生在企业实地分组分岗位实习,并且形成长线。这样使理论教学和实践教学的内容通过校内实习和校外实习的交叉进行,双向不断的反馈、思考、修正和提高,学生在真实的环境中实地工作,不同岗位可以轮换、重复,使学生在“学习、工作、学习”“去做、去问、再去做”的过程中,真正地把理论学习与实践操作无缝对接,相互验证、补充和提高。由于学生能够长时间的处身在真实的岗位环境中不仅培养了学生的专业实践能力,而且在较长时间的实践积累中,学生能学习掌握处理各方的人际关系,注重学习方法以提升自身的竞争能力、培养把握适应环境的能力,从而真正地提高了自身的综合素质和能力。
总之,市场营销与策划专业构建以就业为导向的模块化动态课程体系,能提高学生综合能力、提高教师业务技能、提高教学质量和教学效果,体现以就业为导向、职业型人才培养为目标的高职办学原则,为专业建设提供了广阔的发展空间和灵活的扩展模式,对师资队伍建设、实验实训设施建设、校企合作及规范教学管理等方面也具有一定的现实意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