计算机应用 | 古代文学 | 市场营销 | 生命科学 | 交通物流 | 财务管理 | 历史学 | 毕业 | 哲学 | 政治 | 财税 | 经济 | 金融 | 审计 | 法学 | 护理学 | 国际经济与贸易
计算机软件 | 新闻传播 | 电子商务 | 土木工程 | 临床医学 | 旅游管理 | 建筑学 | 文学 | 化学 | 数学 | 物理 | 地理 | 理工 | 生命 | 文化 | 企业管理 | 电子信息工程
计算机网络 | 语言文学 | 信息安全 | 工程力学 | 工商管理 | 经济管理 | 计算机 | 机电 | 材料 | 医学 | 药学 | 会计 | 硕士 | 法律 | MBA
现当代文学 | 英美文学 | 通讯工程 | 网络工程 | 行政管理 | 公共管理 | 自动化 | 艺术 | 音乐 | 舞蹈 | 美术 | 本科 | 教育 | 英语 |

信用卡催收业务的营销意义(2)

2015-05-22 01:10
导读:电话催收对提升信用卡整体营销效果的局限性 在各商业银行开展信用卡专业化经营的今天,随着信用卡透支规模上升,不良透支人数也呈现增加态势。与

  
  电话催收对提升信用卡整体营销效果的局限性
  
  在各商业银行开展信用卡专业化经营的今天,随着信用卡透支规模上升,不良透支人数也呈现增加态势。与传统的上门催收、法律诉讼等方式相比较,依靠电话进行不良透支催收无疑可起到及时督促持卡人还款的作用,从而迅速恢复持卡人信用额度。但电话催收方式对提升信用卡整体营销效果的局限性也是非常明显的,具体表现在:
  与持卡人信息不对称,沟通效果不佳
  在对信用卡业务的认识程度上,电话催收人员受过标准化的信用卡专业知识培训,而多数持卡人对信用卡的了解仅限于银行发行的可用于透支消费、取现的卡片。因此一旦出现不良透支,电话催收人员往往是一边看着终端屏幕,一边在交流中频繁使用专业化的词汇,如“透支总额、超免息还款期、罚息、滞纳金”,而持卡人只想知道“究竟我欠了多少钱”。而电话沟通时间较短,双方信息上的不对称往往使沟通效果不佳。有的持卡人听了两句后无故挂断电话便是例证。
  电话催收方式无法真正洞悉持卡人心理状态
  由于电话催收人员与持卡人并非面对面,只是凭借声音互相揣摩对方心理状态,难免使沟通大打折扣,从而使银行方面难以实现以最少的通话时间和次数使持卡人还款的理想催收目标。典型的例子是电话催收方式针对真正缺乏诚信意识,一再依靠谎言拖欠的持卡人显得无能为力。而上门面谈、督促还款则是对这种不良透支“钉子户”的一种更有效催收方式。
  电话催收业务与市场拓展业务的经营目标冲突
  信用卡经营机构在对部门业绩考核上,“不良风险率”等“安全性”指标归口于电话催收业务部门,“发卡量、回佣收入”等“赢利性”指标落实在市场拓展业务部门。实务中,催收人员回答持卡人有关市场促销活动问题显得模棱两可,就反映出不同部门经营目标不能较好地协调,信用卡产品整体营销就难以达到预期效果。 (科教作文网http://zw.nseAc.com)
  
  信用卡不良透支电话催收中的有效营销手段
  
  甄别优质客户人群,开展信用卡服务关系营销
  信用卡服务关系营销是指发卡行为了建立和巩固与持卡人之间的长期合作关系而采取的一系列服务营销活动,目的是要建立并长期保持持卡人的品牌忠诚度。通过服务关系的营销,发卡行可获取长期利润。回顾各期的催收记录,可以发现有些客户用卡频繁,但免息还款期结束后总是忘记归还欠款,经电话提醒后很爽快地履行承诺。周而复始,该人群不仅为发卡行创造了交易回佣收入,也为发卡行带来了透支利息收入,对发卡行具有较大贡献度。 发扬团队协作精神,做好信用卡内部市场营销工作
  信用卡内部市场营销是指发卡行针对由其内部员工所组成的内部市场进行的员工沟通、信息传播等一系列营销活动。
  一般发卡行的电话催收业务由一个团队所组成,催收人员个体之间既相互竞争,但为了共同的组织目标又开展相互合作。同时电话催收业务也离不开客户服务、客户建档等其他相关作业岗位提供的信息支持。因此电话催收部门无论是在组织内部,还是与其他作业岗位,都应加强员工之间的相互沟通,达到交流信息,提高整体业务素质的目的。
  信用卡业务在国内商业银行方兴未艾,从工作性质上看,不良透支电话催收业务既是防范和化解信用卡资产风险的手段,同时也是信用卡新一轮营销工作的开端。电话催收人员只要以热心、恒心和责任心投入此项业务中的营销实践中,起到连接客户与发卡行之间的纽带作用,商业银行信用卡风险屏障就一定能得到巩固。
上一篇:基于生态学的品牌竞争力评价指标筛选 下一篇:客户数据库的开发与信息资源的利用